文献计量学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先天性巨结肠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先天性巨结肠近10年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方法检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公式设定为"TS=Hirschsprung Disease OR Colonic Aganglionosis OR Congenital Megacolon",限定论文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限定语言为"English"。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文献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及期刊分布和文献共被引及聚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 786篇文献,其中论著1 590篇,综述196篇,相关文献分别在568种期刊上发表,平均每种期刊发表3.14篇,其中发文量最大的是美国的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共190篇。文献覆盖了82个国家,其中美国的文献产量最高,占27.88%(498/1 786),其次是中国,占18.25 % (326/1 786)。共有1 983个研究机构发表相关文献,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爱尔兰的都柏林妇女儿童医院,占2.97%(53/1 786),中国的华中科技大学位居第二,占2.80%(50/1 786)。共有7 446位作者(包括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参与相关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是都柏林妇女儿童医院的Puri Prem教授,占3.47%(62/1 786),其次是南京医科大学的唐维兵教授,占2.24%(40/1 786)。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共被引的可视化图谱显示先天性巨结肠研究领域结构及进展情况,研究热点从腹腔镜技术治疗转向细胞疗法和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从短期的术后并发症转向未来长期生活质量。结论应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客观反映先天性巨结肠近10年文献数量变化、分布情况,未来先天性巨结肠研究将更注重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出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2年03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