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天津市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B超筛查Graf分型结果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利用妇幼卫生保健三级管理和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操作系统对生后6~8周的婴儿进行早期髋关节B超筛查的资料。筛查采用"初筛-复筛-确诊治疗"的"2+1"模式。统计筛查阳性率和不同年份、不同Graf分型患儿转诊治疗时的年龄,比较不同性别、胎次、胎位、生产方式、胎龄、出生体重、家族史患儿阳性率的差异,并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DH的危险因素。结果筛查婴儿807 889名,检出B超Graf分型Ⅱa型及以上阳性2 039例(2 841髋),检出阳性率为2.52‰(2 039/807 889)。异常髋中Ⅱa(+)型685髋、Ⅱa(-)型959髋、Ⅱb型367髋、Ⅱc型262髋、D型227髋、Ⅲ型265髋、Ⅳ型76髋;占比最多的依次为Ⅱa(-)型(33.76%,959/2 841)、Ⅱa(+)型(24.11%,685/2 841)、D型及以上型(19.99%,568/2 841)。左侧髋异常率为2.02‰(1 632/807 889),大于右侧的1.50‰(1 209/807 889),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9,P<0.001)。女婴髋异常率为3.27‰(2 541/777 272),大于男婴的0.36‰(300/838 506),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47.87,P<0.001)。男婴DDH阳性率0.50‰(209/419 253)、女婴4.71‰(1 830/388 636),男女婴检出比为1∶8.76,不同性别DDH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20.10,P<0.001)。不同胎位(头位/臀位)、生产方式(顺产/剖宫产)、出生体重(正常/低体重)、家族史(有DDH/无DDH)患儿DDH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次(第一胎/第二胎及以上)、胎龄(足月/早产)患儿DDH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婴(OR=10.50,P<0.001)和胎位为臀位(OR=3.40,P<0.001)是DD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产(OR=0.91,P<0.001)为DDH的保护因素。各年份不同B超Graf分型患儿转诊治疗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初筛-复筛-确诊治疗"的"2+1"筛查模式,天津市生后6~8周婴儿B超筛查DDH的阳性率为2.52‰,女婴、左侧髋阳性率更高。B超Graf分型越严重的患儿转诊治疗的年龄越小。女婴、胎位为臀位者更容易发生DDH,早产使发生DDH的风险降低。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2022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