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激活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激活在抗HIV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共206例,为HIV感染组,定期随访并收集治疗前,治疗后6、12、24个月的血液标本;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格检查者52名,为健康对照组,留取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38+和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HIV感染组治疗前血浆IL-6、超敏CRP和TNF-α分别为(13.42±2.35) pg/mL、(4 012.46±1 012.35) μg/L和(51.78±11.32) μg/L,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14±0.78) pg/mL、(707.21±305.76) μg/L和(19.01±6.48)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6、16.79、13.45,均P<0.001);启动ART后,HIV感染组IL-6、超敏CRP和TNF-α水平均逐渐下降,治疗后24个月恢复正常。HIV感染组治疗前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56.00±65.32)/μL,HIV RNA载量为(4.467±4.244) lg拷贝/mL,两者呈负相关(r=-0.625,P=0.041)。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的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6.84、2.57,均P<0.050);治疗前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HIV RNA载量呈正相关(r=0.768,P=0.026)。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的CD4+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0、1.10、2.11,均P<0.050)。结论HIV感染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同时导致异常免疫激活,但随着ART的持续可逐渐好转。
出处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