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超声评估机械通气撤机中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膈肌功能指导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入院急性呼吸衰竭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患者53例,符合撤机条件后使用T管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SBT 30 min时应用床旁超声采集患者右侧膈肌移动度(DE)、膈肌厚度,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膈肌厚度变化率(DTF),根据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膈肌功能超声指标对预测撤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3例患者均纳入分析,撤机成功组36例,撤机失败组17例。撤机成功组患者DE、DTF高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撤机成功组RSBI、D-RSBI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DE、DTF、RSBI、D-RSBI截断值分别>1.21 cm、>27.5%、<48.68次/(min·L)、<1.31次/(min·mm)时,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分别为69.0%、97.2%、83.0%、83.0%,特异度分别为59.0%、47.1%、94.1%、94.3%。结论膈肌超声功能评估可以有效指导临床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提高撤机成功准确性。因此膈肌超声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