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迄今为止,各地相继有不少春秋战国时期人像造型艺术品或人物绘图出土,可资以考察当时服饰的形制大略及服饰的地区性特色。虽在方法上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局限性,但由于是具体实物的触感,毕竟能弥补文献记载所难具的形象化和真实感。下面,始按中原、齐鲁、北方、秦、吴越、楚、巴蜀滇七大文化区,举例一窥。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为周和三晋所在,服饰虽有繁简不同,然西周以来质朴的曲裾交领式始终居于主流。周景王使单成公会韩宣子,晋卿叔向有“衣有(衤会),带有结”之言,讲的即是左右衿相交当胸,有一幅向身侧交掩的曲裾,再用宽带束腰的衣着款样。这种衣式,通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齐膝,曲领右衽,礼书中称为“深衣”。《礼记·深衣》谓其制式“曲袷如矩以应方”,旧注:“袷,曲领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原文物》 1996年2期
出版日期 199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