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并发不全性肠梗阻的肠内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肠内营养(EN)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CD)并发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接受EN治疗的37例活动期CD并发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CD活动度评分(CDAI)均介于150分和450分之间.通过鼻饲管或经皮内镜下胃(或空肠)造口予以EN,每日总热量125kJ/kg.CDAI下降超过70分定义为临床有效,CDAI小于150分定义临床缓解.分别于开始治疗时、治疗后4周和12周对患者疾病活动度、营养学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病变位于回肠8例,回结肠19例,结肠4例,空回肠5例,十二指肠1例.治疗4周后,CDAI评分为(112.0±39.6)分,临床有效率43.2%(16/37),临床缓解率72.9%(27/37),与治疗前的(174.6±34.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CDAI评分为(70.2±32.9)分,临床有效率70.2%(26/37),临床缓解率78.4%(29/37);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疾病活动度指标(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和营养学指标(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亦呈现同样趋势.治疗期间有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加重,予以手术切除病变肠管.11例患者因家庭EN输注不当引起腹胀或腹泻,遵医嘱后改善.结论EN用于治疗并发不全性梗阻的活动期CD可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度,并可减轻炎性反应以缓解梗阻,同时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不良作用甚小,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年12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