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放疗联合不同的化疗方案[含氟尿嘧啶(5-FU)方案对比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对非转移肛管鳞癌患者放射肠损伤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根治放化疗的非转移肛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初治的肛管及肛周鳞癌;(2)已完成根治放疗或放化疗;(3)放疗前肿瘤可评估。排除标准:(1)治疗前无影像评估,无法确定肿瘤分期;(2)患者在放(化)疗前已行局部或根治切除;(3)治疗前或放化疗期间发生远处转移;(4)复发肛管鳞癌。共纳入患者55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48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7例),根据放疗同步联合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5-FU化疗组(34例)和TP化疗组(21例)。比较两组放射肠损伤评估情况、血液学毒性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分析化疗方案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急慢性放射肠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放射肠损伤的评估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结果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共有45例患者出现急性放射肠损伤,1级18例(32.7%),2级22例(40.0%),3级5例(9.1%);无患者发生慢性放射肠损伤。34例5-FU化疗组的患者中,21例(61.8%)发生2~3级放射肠损伤反应,高于TP化疗组(6/2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3,P=0.017)。多因素分析显示,5-FU化疗是放射肠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HR=4.038,95% CI:1.250~13.045,P=0.020)。中位随访26(5~94)个月,TP化疗组及5-FU化疗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66.8%和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单因素分析显示,本组患者DFS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及有无诱导化疗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50岁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8.301,95% CI:1.130~60.996,P=0.038)。结论对于非转移肛管鳞癌患者,根治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较5-FU方案可降低放射肠损伤的发生率,但对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

  • 标签: 肛管鳞癌,非转移性 放化疗 放射性肠损伤 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