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罕见但病情危急的产科特有疾病,致死率高,对母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规范临床管理,改善母儿结局,特制定本指南。基于前期多次的临床问卷调查环节,指南制定小组确定了临床医师最关注的9个临床问题,并对其逐一给出了推荐意见,包括:AFLP的门诊筛查、诊断、术前风险评估、分娩方式选择、麻醉方式选择、围产期并发症、人工肝治疗的指征、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期间如何监测,涵盖了AFLP诊治相关的热点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妊娠期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与巨大胎儿、剖宫产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且远期母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高。伴随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率升高,妊娠期规范化管理能明确降低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指南将对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糖代谢异常的孕前、孕期及产后的监测和管理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改善妊娠期高血糖的母儿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妊娠期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与巨大胎儿、剖宫产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且远期母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高。伴随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率升高,妊娠期规范化管理能明确降低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指南旨在进一步改善妊娠期高血糖的母儿结局。指南第一部分已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年第57卷第1期,内容包括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诊断、孕前保健、营养管理、运动管理、药物治疗。本文为指南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孕妇糖脂代谢等指标的监测、母儿并发症、围产期处理、产后管理与随防、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成为女性生殖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复发性流产的诊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的相关专家在2016年《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和指南,共同更新本共识,内容包括复发性流产的定义、病因、筛查方法和治疗措施,旨在为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系统性规范性孕期保健意识的强化,胎儿先天性膈疝(CDH)的宫内诊断率不断提升,逐渐成为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因此,规范和标准化胎儿CDH的管理是当前妇幼保健的一个重要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本指南小组基于临床问卷调查及专家讨论的形式制定了本指南,涉及产科、新生儿科及小儿外科等多学科医师关注的围产期临床问题,主要包括胎儿CDH的产前诊断、预后评估、产前手术指征、分娩选择、新生儿的产时处理、产后新生儿手术处理及随访方案等,并按照循证指南制定的方法整理出了相关的推荐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运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维持和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妊娠期女性在围产期也建议保持适当的运动。目前,我国仍缺乏妊娠期运动方面的专家共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妊娠合并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组织全国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同时查阅大量高级别证据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撰写本专家共识,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和妊娠期合理运动提供参考。

  • 标签: 妊娠 运动 共识
  • 简介:摘要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孕妇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GBS定植是新生儿早发型GBS病(GBS early-onset disease,GBS-EOD)的主要危险因素。约50%GBS定植的孕妇会将细菌传播给新生儿。若产时未预防性静脉应用抗生素,1%~2%的新生儿会发生GBS-EOD。本共识旨在规范妊娠期GBS筛查时机和检测方法、妊娠期GBS菌尿的诊治以及产时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方案,指导临床实践,预防新生儿GBS-EOD。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 早期医疗干预 围产期 共识
  • 简介:摘要围产期抑郁症是导致孕产妇心理健康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可能导致孕产妇及其子代的不良结局。随着对围产期抑郁症的不断重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精神卫生专家的意见,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妇产科医师尽早筛查、合理评估及临床观察,并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妊娠期和产褥期发生VTE的风险明显高于非孕期,筛查和识别VTE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是降低VTE所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手段。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国的产科专家共同讨论并编写本共识,旨在指导和规范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预防和诊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何时终止妊娠是处理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时面临的常见问题。过早终止妊娠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早产,而过晚终止妊娠又可能增加母儿风险,甚至发生孕妇或胎儿死亡。规范终止妊娠时机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全国专家讨论并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终止妊娠时机的专家共识"。本共识重点关注需要终止妊娠的常见疾病,包括母亲、胎儿、胎盘、脐带、羊水和子宫各个环节。本共识的制定参考了各国最新的指南和临床研究,并通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意见调查及多次讨论。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引产 剖宫产术 时间因素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何时终止妊娠是处理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时面临的常见问题。过早终止妊娠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早产,而过晚终止妊娠又可能增加母儿风险,甚至发生孕妇或胎儿死亡。规范终止妊娠时机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全国专家讨论并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终止妊娠时机的专家共识”。本共识重点关注需要终止妊娠的常见疾病,包括母亲、胎儿、胎盘、脐带、羊水和子宫各个环节。本共识的制定参考了各国最新的指南和临床研究,并通过3轮德尔菲法(Delphi法)专家意见调查及多次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指由珠蛋白基因缺陷(突变、缺失)导致的一种或多种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引起的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地贫基因携带者妊娠期发生与贫血相关的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若夫妻双方均为同型地贫基因携带者,生育重型地贫患儿的风险增加。因此在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文献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旨在为规范育龄夫妇地贫基因携带者的筛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妊娠期管理提供指导。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妊娠并发症,血液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我国双胎妊娠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基于近5年发表的国内外双胎相关文献、指南及专家共识,围绕原指南梳理的临床问题,采用GRADE方法对系统评价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对2015年版本的双胎指南推荐或专家共识进行更新。

  • 标签: 妊娠,双胎 循证实践 个例管理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于2019年12月始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迅速流行。以往资料证实,孕产妇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保证孕产妇得到最优化的管理和救治,根据最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国家管理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专家建议。

  • 标签: 冠状病毒 妊娠 产褥期 预防 处理 肺炎,病毒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X射线、CT以及核素显像等辐射性影像学检查可产生电离辐射,因担心胎儿暴露可能会增加先天畸形、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等风险,导致临床应用时难以抉择。现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指南,制订妊娠期应用辐射性影像学检查的专家建议,旨在指导临床应用。

  • 标签: 妊娠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主要原因,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关键。本指南在2013年发表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基础上,更新了相应推荐意见,主要包括:(1)所有孕妇产前需筛查乙肝血清学指标;(2)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阴性母亲,其新生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通常不需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3)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越快越好)肌内注射1针HBIG,并同时肌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越快越好),1月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疫苗;(4)HBsAg阳性母亲的早产儿或出生时健康状况不佳的新生儿,需要进行合理的免疫预防;(5)为进一步减少母婴传播,孕妇HBV DNA>2×105 IU/ml或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从妊娠28~32周可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当日停药,而孕妇HBV DNA≤2×105 IU/ml或HBeAg阴性,无需服用抗病毒药物;(6)不推荐以减少HBV母婴传播为目的的剖宫产;(7)HBsAg阳性母亲,即使母亲HBeAg阳性、乳头损伤或出血、新生儿/婴儿口腔黏膜损伤,均推荐母乳喂养;(8)如母亲产后需要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建议母乳喂养,同时随访新生儿是否产生不良后果;(9)对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7~12月龄时随访乙肝血清学指标,若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都阴性,尽快再次按"0、1、6月"方案接种3针乙肝疫苗。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传染病控制
  • 简介:摘要妊娠和分娩过程存在着各种危及母胎健康和安全的风险。随着我国产科的发展,亟需撰写正常分娩的指南,以规范正常分娩的处理,提高阴道分娩率。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组织全国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参考相关指南、查阅大量高级别证据文献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指南,旨在更新和规范全国各级医院产科围分娩期处理,强调以母胎为中心的照护,优化孕妇在产程和分娩中的体验,并且维护其尊严与隐私。

  • 标签: 正常分娩 诊疗准则
  • 简介:摘要为减少新生儿死亡、改善新生儿结局,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于2013年提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技术"的概念。2016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将EENC引入我国,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联合颁布了"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2017年,北京)"。经过3年的试行,现相关学术组织联合撰写本专家共识,对2017版建议进行更新,并提供相关的循证依据。本专家共识第一部分为根据国内试点地区试行情况更新的EENC临床实施建议,增加了健康教育、感染防控以及母婴安全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为EENC核心内容更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及相关推荐建议。

  • 标签: 婴儿护理 母乳喂养 脐带 体温
  • 简介:摘要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和早产的重要原因,与围产期母儿并发症及死亡密切相关。随着对前置胎盘疾病的不断认识及经验积累,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围绕前置胎盘的定义、分类、高危因素、诊断、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临床处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对2013年的"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进行了更新,旨在规范和指导妇产科医师对前置胎盘的诊治做出更合理的临床决策及处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主要原因,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关键。本指南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基础上,更新了推荐建议,主要包括:(1)所有孕妇产前需筛查乙肝血清学指标;(2)HBsAg阴性母亲,其新生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通常不需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3)HBs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越快越好)肌内注射1针HBIG,并同时肌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越快越好),1月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4)为进一步减少母婴传播,孕妇HBV DNA>2×105 IU/ml或HBeAg阳性,从妊娠28~32周可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当日停药;(5)不推荐以减少HBV母婴传播为目的的剖宫产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