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30 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患儿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 结果 : 30 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 5 例,呕吐、腹痛、腹泻 4 例,心前区疼痛不适 2 例,心功能不全 3 例,心源性休克 1 例,精神差、面色苍灰或发绀 3 例,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7 例,晕厥 2 例,抽搐 3 例。且 30 例患儿检查结果表现为 CK-MB 升高 20 例, cTnl 升高 15 例,心电图改变 16 例, ST-T 改变 19 例。心脏增大 20 例,超声心电图检查异常 20 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20 例。同时 30 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效果表现为痊愈 8 例,基本痊愈 10 例,无效 12 例,总治疗有效率为 60.00% 。 结论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表现多样,辅助检查主要体现在心电图异常、心脏超声异常,心肌酶学等指标改变上,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体外膜肺,临时心脏起搏器支持等综合措施,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临床特点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16 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比患儿临床疗效、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治疗满意度。 结果 : 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 P < 0.05 ),且实验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的方式,分析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患儿例数共计60例,选择时间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分不同的治疗方式地塞米松+泼尼松治疗、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应组别为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临床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长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对照组(70.00%),且研究组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发热3.03±0.55d、抽搐2.01±0.36d、意识障碍1.77±0.33d)、住院时长(12.06±3.66d)数据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显著,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迁延性肺炎临床特点、病原体及可能的病因。方法选取本院的524例迁延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为收治时间,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文研究中,以≤1岁的患儿较为多见,主要以喘息、反复咳嗽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迁延性肺炎患儿多存在基础疾病,其中G菌较多,分别为副交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G-肺炎球菌,G-肺炎球菌占第一位,病毒感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占比最高。结论迁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不显著,其病程迁延与基础病情具有密切关联,先天性心脏病、气道发育异常及胃食管返流为主要特征,迁延性肺炎以细菌感染为主。

  • 标签: 迁延性肺炎 临床特征 反复咳嗽 喘息 胃食管返流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双侧风池穴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紧张性头痛( T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5年 2月~ 2017年 8月我院 TH患者 15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 n=76)与对照组( n=76)。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双侧风池穴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头痛程度( VA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电泳时间( EEP)、血浆粘度、全血粘度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

  • 标签:
  • 简介:吴晗和新编韵文启蒙读物□刘毅然吴晗同志是我国当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新编韵文启蒙读物的首倡者。韵文体启蒙读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三字经》,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惜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它被冷...

  • 标签: 启蒙读物 《三字经》 吴晗 韵文 批判地继承 新编
  • 简介:大约是在1994年的5月,有一天我去一个叫兴安的朋友家拜访。其实我是去道歉。几个月前的那个阳光温柔的早晨,我和几位写小说的朋友一起来到兴安所在的杂志社讨论所谓新体验小说的某些姿态。后来我的嘴脸出现在杂志的扉页上,我的神情暴露出某种空虚,我的假模假式抽着香烟的模样使我看上去就像是摆放在舞台上的一件道具。我的确感到精神迷乱,好像走在自己曾经非常熟悉的城市里忽然迷失了方向。这种迷失半年之后依然笼罩着我使我对新体验无所适从,虽然我知道许多真实操作小说的人面对花哨的文学词语在窃窃偷笑,但我却笑不出来,我有一种甘心被诱惑的快感,我被登台表演的欲望操纵着哆哆嗦嗦走上舞台。这天清晨,我走出家门的时候,所有的感觉还依然沉浸在黎明前的梦境里。那时候我在一片丛林中仓皇奔逃,我

  • 标签: 花儿 二十年 父亲 心理体验 眼睛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