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烧伤患者早期。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未发生休克的烧伤伤员,伤后可立即,争取在伤后6小时内进行;已发生休克烧伤伤员,一般应待休克已被控制后再。只顾而不注意休克,势必会加重休克,降低伤员抵抗力,不仅不能达到后减轻感染的目的,反而对抗感染不利。虽暂不清,还须注意保护创面,避免再污染或损伤。

  • 标签: 烧伤 早期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筛选2013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1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88.33%,较比开放组患者85.45%的总有效率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8.33%,较比开放组术后并发症的20%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1年随访生存率为83.33%,较比开放组的72.73%的1年生存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开放式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腹腔镜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开放式治疗组,所以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远期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 开放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跟腱断裂采用经皮微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2月--2020年1月的急性跟腱断裂5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采用经皮微缝合治疗和开放缝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实验组和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中,实验组分别是32.25±4.75(min)、7.84±1.55(d),常规组分别是67.32±7.84(min)、13.67±2.48(d),(t=12.313,p=0.000),结果有差异。(2)实验组和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是11.53%,常规组是30.76%,(x2=25.615,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急性跟腱断裂采用经皮微手术治疗效果优良,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微创缝合 开放缝合 跟腱断裂
  • 简介:摘要:国家提倡各高校发展众空间来缓解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 高校众空间 发展 迅猛,各具特色 。 但目前我国 高校 众空间的建设和运行处于初期阶段,其创业指导服务不够完善,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 文研究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如何 发挥高校优势 , 为我国众空间及其创业指导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众创空间 创业 高校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继发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继发脉络膜脱离患者12例12眼,观察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脉络膜脱离多于术后3-5天内发生,最迟1例患者可达1mon出现。发生脉络膜脱离时眼压在5-10mmHg之间。每天于裂隙灯下检查术眼,按Spaeth1分类评价,浅Ⅰ度7眼;浅Ⅱ度3眼,浅Ⅲ度2眼。治疗情况: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4次/日点眼;1%阿托品膏1次/日涂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膏1次/日涂眼;20%甘露醇(甘油) 250ml/日静点;强的松1mg/Kg晨起顿服(酌情减量)。2例前房浅Ⅲ度患者药物治疗5天后,行巩膜切开+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成型术使脱离的脉络膜复位。结论: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不仅与术前高眼压有关,与术中术后眼压骤降亦有一定关系,并且,小梁切除术后良好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应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咳嗽,减轻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的发生。脉脱合并Ⅰ、Ⅱ度浅前房的患者应首选药物保守治疗。Ⅲ度浅前房应及早手术治疗。

  • 标签: 脉络膜脱离 滤过性手术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瘟解毒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SCAP)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1月-2019年5月淮北市中医医院老年SCAP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3例。在抗生素、解痉平喘化痰、营养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配合应用有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瘟解毒汤。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评估肺部感染程度;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水平,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D-二聚体、WBC、CRP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撤机成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PIS及发热、神昏、气喘、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322、7.231、11.356、9.877、7.233,P值均<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CT[(0.12±0.03)μg/L比(0.49±0.11)μg/L,t=7.897]、D-二聚体[(0.98±0.23)mg/L比(1.91±0.88)mg/L,t=4.45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A[(178.91±25.32)mg/L比(156.45±20.85)mg/L,t=12.33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332,3.931,6.567,P值均<0.05),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t=10.232,P<0.01)。结论瘟解毒汤联合机械通气可有效促进老年SCAP患者炎症吸收,减轻炎症反应和提高呼吸机撤机成功率,协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肺炎 老年人 危重病 清瘟解毒汤 通气机,机械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时代背景下,以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为视角,对进一步明确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分析中国部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成功案例,以及从课程设置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探究构建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明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目标、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内容、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构等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

  • 标签: 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患者经皮穿刺心尖路径微封堵双机械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本文就患者一般病情、既往史、检查资料、创新手术过程、治疗及随访效果、技术讨论等总结报道。对于双机械瓣置换术后的二尖瓣瓣周漏,经皮心尖穿刺微封堵可能是创伤小、节省时间、并发症少的优选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行挽救性放疗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48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接受挽救性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6(45~87)岁,术前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23.50(0.18~845.00)ng/ml。病理分期:T2期99例(40%),T3a期49例(20%),T3b期78例(32%),T4期15例(6%),分期不详7例(3%);N0期153例(62%),N1期44例(18%),不详51例(21%);切缘阳性165例(67%)。术后Gleason评分6分12例(5%),7分104例(42%),8分34例(14%),>8分90例(36%),不详8例(3%)。术后出现生化进展(定义为术后6~8周PSA≤0.1ng/ml,后期出现PSA>0.1ng/ml且持续上升,或连续3次检测PSA持续上升)143例(58%),PSA持续(定义为术后6~8周PSA>0.1ng/ml)105例(42%)。放疗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70例,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178例。117例(47%)行早期挽救性放疗(放疗前PSA≤0.5 ng/ml),131例(53%)行晚期挽救性放疗(放疗前PSA>0.5 ng/ml);182例(73%)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采用χ2检验比较放疗后PSA下降情况,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放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FS的因素。结果放疗后PSA应答(PSA下降≥50%)率为94%(233/248),PSA下降≥90%者203例(82%),12例(5%)放疗结束时PSA升高,但仅4例(2%)此后持续上升。放疗后中位PFS为69(95%CI 68~70)个月,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67%。生化进展患者与PSA持续患者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0.71,95%CI 0.37~1.37,P=0.311),早期挽救性放疗患者的PFS较晚期挽救性放疗患者更长[69(95% CI 68~70)个月与59(95% CI 44~74)个月,P<0.001]。放疗时激素敏感性患者较去势抵抗性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更高(74%与51%,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8分、放疗时处于去势抵抗性阶段和晚期挽救性放疗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生化进展和PSA持续的患者行挽救性放疗(或联合内分泌治疗)均有一定疗效。放疗前PSA水平较高、去势抵抗性阶段与预后不良相关,建议在早期PSA水平较低、激素敏感阶段对患者进行挽救性放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生化进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持续 挽救性放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是局限期前列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RP后伴有不良病理特征(APF)的患者,选择辅助放疗还是挽救性放疗(SRT)尚存在争议。近年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采取早期挽救性放疗(ESRT)与辅助放疗的控瘤效果相当,且可以减少过度治疗。列线图和基因分类器可预测RP后复发风险,有助于个体化选择辅助放疗或ESRT。PSMA PET/CT在生化复发后检测远处转移病灶的敏感性较高,有助于决定是否实施SRT。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不良病理特征 辅助放疗 挽救性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近些年女性健康总是被各种疾病“缠身”,特别是子宫内膜息肉,这类疾病发生率基本接近35%,超过35岁的女性极易发生这类病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会持续上涨,同时恶变率也会增加,特别是绝经后患者恶变率为10%,术后复发率达到29%,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不确定,有些患者几天后复发,有些为几个月或几天等,所以,必须探寻一类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适宜方法,此次就针对此类病症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调研。方法:以科室当前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主体,病例100例,所有患者临床查体符合手术指征要求,根据患者此次运用的术式进行分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此次患者手术指标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半年,对患者进行问卷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观察组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明显较短,促使患者病情恢复迅速,患者病情稳定早期出院;对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进行统计,对照组时间偏长;随访后进行问题调查,两组均有不满意病例,多数为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宫腔镜 冷刀切除 子宫内膜息肉 妊娠
  • 简介:摘要临床上常行配以微器械的第三代牛津假体单髁置换术(MP-UKA)以重建关节功能。MP-UKA相较于常规UKA在股骨定位方面有所改进,但器械改进之后的股骨假体在各个切面上的理想对线角度以及术中如何对其加以纠正等问题仍没有答案。本文聚焦于国内常用的第三代牛津单髁假体配合微器械(MP-UKA)这一单一术式,在排除其他单髁术式经验干扰下收集相关临床及生物力学等研究。旨在阐述并全面分析在该术式下股骨假体在各切面上的理想对线角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意见。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股骨假体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机械通气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80例ICU重症心力衰竭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有机械通气组增加有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有机械通气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有机械通气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机械通气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者的临床作用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重症心力衰竭者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微引流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引流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患者治疗后期NIHSS和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实施微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降低了手术风险,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脑外伤 硬脑膜外血肿 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结石微手术护理中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做好效果观察。方法:本次选取的尿路结石患者共计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做好疼痛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通过对常规组和对试验组相关术后治疗比对(主要包含肛门排气、肠胃功能恢复),试验组效果优良(t=2.357/2.054/2.047/2.253)P均<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微手术护理中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生活质量好转。

  • 标签: 输尿管结石微创手术 疼痛护理干预 应用观察
  • 作者: 魏碧玉 刘涛 刘伟 刘树库 刘洋 王东信 马靖 王天龙 尹春琳 薛张纲 欧阳文 李金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11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北京 1011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1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8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无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 80 例,将 8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40 例与参照组 40 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 结果: 观察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无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缩短患者病症消失时间,改善预后,促进康复。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治疗 重症 肺炎 呼吸衰竭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运用耳穴压豆+穴位敷贴联合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12我院收治且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围术期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抗炎治疗方法)与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穴位敷贴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肠胃恢复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手段干预后,试验组肠胃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运用耳穴压豆+穴位敷贴干预措施,可以加快患者肠胃恢复情况,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率,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耳穴压豆 穴位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临床决策曲线进行验证。结果82例患者中22例(27%)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并发症与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预后指数、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时间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OR=4.853,95% CI:1.059~22.241,P=0.042)、低血清白蛋白水平(OR=0.672,95% CI:0.468~0.966,P=0.032)、新辅助放化疗(OR=4.482,95% CI:1.117~17.979,P=0.034)及手术时间较长(OR=1.015,95% CI:1.001~1.029,P=0.037)是ISR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95% CI:0.812~0.965)。结论糖尿病、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时间较长是低位直肠癌ISR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直肠肿瘤 术后并发症 直肠切除术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