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栓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以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全部开展临床常规治疗,B组添加消栓肠溶胶囊治疗,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有很大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助于防控医院感染,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方向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为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效果,使其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器械管理供应服务,从而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120例,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居多,临床表现兼具哮喘和慢阻肺两种疾病的共同症状。结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与单纯哮喘以及单纯慢阻肺存在差别,临床在进行诊断治疗时,注意区别,防止误诊。

  • 标签: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8月本医院治疗的90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心脏手术后患者疼痛原因,并制定合理化护理对策。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原因较多,主要与手术创伤、胸骨切开、病理改变、炎症反应、神经痛、肌肉痉挛、术后并发症相关。结论:针对患者疼痛的原因采取合理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心脏手术患者 疼痛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法通过对142例老年髋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对其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寻求实证,针对常见和严重并发症进行全面查找分析原因,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本研究142例老年髋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经过循证护理的干预,及时的观察,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对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促进护士自觉应用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工作,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果。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术后早期并发症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服务的作用,分析将其应用到糖尿病患上身上能够产生什么作用。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之间到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出80人,并将这80人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接受常规用药护理,另一个小组既接受常规用药护理,还在此基础上接受药学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个小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糖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常规护理和药学服务的小组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另一个小组,而且这个小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另一个小组患者要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比另一小组高低。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护理加药学服务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对患者用药治疗效果进行增强,还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有所降低,非常值得进行普及。

  • 标签: 糖尿病 药学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药学服务所发挥出的效果。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年收治的8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各占41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用药方式,观察组应用药学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治疗效果;观察组中药物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D发泡试验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前庭性偏头痛的证据,患者120例,对患者实施TCD发泡试验。所有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使用TCD发泡试验中,合并PFO者40例,未发生合并PFO的为80例。其中先兆性疼痛无论是在合并PFO,还是未发生合并PFO的患者中,均高于非先兆性疼痛人数。药物治疗前后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来看,患者药物治疗前VAS疼痛评分(8.42±0.32分)显著高于药物治疗后疼痛评分(1.41±00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D发泡试验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PFO诊断及治疗评估价值显著。

  • 标签: TCD发泡试验 前庭性偏头痛 诊断 治疗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ICU中心静脉导管病人预知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在 ICU接受治疗的150名中心静脉导管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75名。对照组采用 ICU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导管相关事件发生、留置时间、留置时间、留置时间、 ICU停留时间、 ICU费用、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 ICU停留时间、 ICU时间、 ICU费用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方法认同、护士专业技能、服务态度、躯体舒适度、不良事件预防等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减少留置时间,延长 ICU的逗留时间,节省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中心静脉置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其病程中是否伴有肉眼血尿分为肉眼血尿组和非肉眼血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以肾活检日为起点,随访至2020年6月30日,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的肾脏生存率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90例IgA肾病患者,男∶女=1.33∶1,合并肉眼血尿者111例(22.7%)。肉眼血尿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发生率、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血尿酸、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水平以及系膜细胞增生(M1)、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T1/2)比例均低于非肉眼血尿组(均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非肉眼血尿组(P<0.05)。其中随访至少6个月的患者有426例(86.9%),包括93例肉眼血尿患者和333例非肉眼血尿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后比较,非肉眼血尿组发生终点事件比例更高[18.6%(62/333)比6.5%(6/93),χ²=8.023,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肉眼血尿组的肾脏累积生存率高于非肉眼血尿组(χ²=11.44,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尿蛋白>1 g/24 h、eGFR<60 ml·min-1·(1.73 m2)-1、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清IgA/C3升高是肾脏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3.457(1.137~10.514)、2.736(1.073~6.977)、2.720(1.144~6.465)、2.789(1.102~7.060)、1.070(1.009~1.135),均P<0.05]。结论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肾脏损害较非肉眼血尿患者轻,且肾脏累积存活率高于非肉眼血尿患者,尿蛋白>1.0 g/d、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血清IgA/C3升高是不良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关注和相应治疗。

  • 标签: 肾病 IgA肾病 肉眼血尿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其病程中是否伴有肉眼血尿分为肉眼血尿组和非肉眼血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以肾活检日为起点,随访至2020年6月30日,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的肾脏生存率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90例IgA肾病患者,男∶女=1.33∶1,合并肉眼血尿者111例(22.7%)。肉眼血尿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发生率、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血尿酸、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水平以及系膜细胞增生(M1)、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T1/2)比例均低于非肉眼血尿组(均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非肉眼血尿组(P<0.05)。其中随访至少6个月的患者有426例(86.9%),包括93例肉眼血尿患者和333例非肉眼血尿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后比较,非肉眼血尿组发生终点事件比例更高[18.6%(62/333)比6.5%(6/93),χ²=8.023,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肉眼血尿组的肾脏累积生存率高于非肉眼血尿组(χ²=11.44,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尿蛋白>1 g/24 h、eGFR<60 ml·min-1·(1.73 m2)-1、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清IgA/C3升高是肾脏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3.457(1.137~10.514)、2.736(1.073~6.977)、2.720(1.144~6.465)、2.789(1.102~7.060)、1.070(1.009~1.135),均P<0.05]。结论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肾脏损害较非肉眼血尿患者轻,且肾脏累积存活率高于非肉眼血尿患者,尿蛋白>1.0 g/d、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血清IgA/C3升高是不良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关注和相应治疗。

  • 标签: 肾病 IgA肾病 肉眼血尿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给予普拉克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帕金森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另加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精神状态、非运动症状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普拉克索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普拉克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肺功能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监护室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判定神经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进行,抽取其中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进行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患者检查,将患者分为完全闭塞、部分闭塞和无闭塞组,在治疗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分析。结果 完全闭塞组与部分闭塞组、无闭塞组发病一周、发病两周神经功能评分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半小时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分析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中,具有优势,对完全闭塞和部分闭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相应的判定,要重视。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改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病患者与单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学检测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血糖(OR=1.233,p=0.049, 95%CI=1.001-1.518)和总胆固醇(OR=1.750,p=0.003, 95%CI=1.217-2.516)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伴有血糖和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时,应引起重视,通过定期复查以及更加全面的综合检查手段,以期能够早期诊断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为奇数组与偶数组,每组30例,奇数组实施常规护理,偶数组实施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偶数组应对方式好于奇数组,自护能力强于奇数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影响患者自护能力和应对方式,值得应用。

  • 标签: 心内科护理单元 急性心肌梗死 应对方式 自护能力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损害程度与高同型半胱氨酸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选取日期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依据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分为2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s-CRP水平的对比上存在差异,实验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hs-CRP水平同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的早期检测,以起到预防认知功能损害的作用。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认知损害程度 同型半胱氨酸 hs-CRP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段变化模式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疾病管理能力及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本科接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89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实施阶段变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疾病管理能力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和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尿酸(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变化模式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及疾病管理能力,改善肾功能。

  • 标签: 阶段变化模式干预 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