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水平促进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6只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自制重物打击装置进行骨骼肌钝挫伤造模。正常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造模后不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定体外冲击波刺激能流密度0.14 mJ/mm2,频率10 Hz,冲击500次,间隔4 d后再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造模后1、3、5、7 d,对各组大鼠腓肠肌进行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肌纤维排列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和分析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成肌分化抗原(MyoD)1、IGF-1、p-AKTs47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HE染色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肌细胞排列间隙增大,治疗组可见较多新生单核或多核肌管;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骨骼肌再生修复作用均优于模型组;②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的Myostatin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较模型组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5),至7 d时治疗组与正常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印迹检测,模型组在第1天和第3天时的MyoD1表达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P<0.01),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的IGF-1和p-AKTs473的表达均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P<0.05),且治疗组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调控IGF-1及p-AKT水平促进骨骼肌损伤的再生修复。

  • 标签: 骨骼肌损伤 体外冲击波治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Met抑制剂AMG-102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分别以2.5、5和10 μmol/L的AMG-102处理喉鳞癌Hep-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MG-102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Met/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5、10 μmol/L AMG-102处理Hep-2细胞24 h的增殖率分别为(89.8±1.1)%、(79.8±1.0)%和(69.1±1.2)%,处理48 h的增殖率分别为(76.8±2.0)%、(60.2±1.1)%和(49.8±1.2)%,处理72 h的增殖率分别为(50.1±2.0)%、(41.5±1.1)%和(33.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5、5、10 μmol/L AMG-102处理Hep-2细胞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16.09±1.53)%、(27.51±2.02)%和(36.57±1.42)%,明显高于对照组[(3.62±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5、5、10 μmol/L AMG-102处理48 h,Hep-2细胞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8±0.13、0.38±0.12和0.20±0.13,p-Me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0.0±3.8、50.6±4.2和28.5±1.3,p-PI3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7.1±0.9、54.2±1.2和21.0±1.2,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8.7±5.6、56.9±3.2和32.2±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8±0.13、2.37±0.14和3.05±0.13,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8±0.14、2.47±0.14和3.15±0.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Met抑制剂AMG-102通过调控c-Met/PI3K/Akt通路,可以抑制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 标签: AMG-102 喉肿瘤 癌,鳞状细胞 增殖 凋亡 c-Met PI3K/A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