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作者: 吴永彬
  • 学科: 文化科学 > 学前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0-05-15
  • 出处:《当代教育之窗》 2010年第5期
  • 机构:浅谈地理教师的教学语言吴永彬(渠县三汇中学四川渠县635200)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乐学、好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需要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创造课堂学习探究的气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放宽了,而是更高了,它不仅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求地理老师去精心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1.生动活泼词汇量丰富并经过精心选择。在描述或讲述类似问题时,尽量使用不同的词汇,可以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如果总是重复使用某一类词语,显得呆板,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汉语的词汇量非常丰富,平时注意经常阅读一些文学精品,有意识积累词汇,就可以在语言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余地。如在讲多瑙河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试着回忆《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同时听老师描述:我们正漫步在蓝色的多瑙河之畔,碧波粼粼的多瑙河上有点点白帆在游弋,耳边不时传来人们优美的歌声和欢笑声。如果我们把欧洲西部比喻为一位窈窕淑女的话,美丽的多瑙河就是缠绕在她腰际的一条绿色锦带。然后,教师让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学生们睁开眼睛,会心地笑了。歌声营造地理课堂学习氛围。在讲荒谟化的防治时,让学生推荐一位同学来演唱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腾格尔的《天堂》对大草原是如此美妙描述,歌声曾被其称为“来自大草原无污染的绿色的呼吸,草原也被其称为理想中的“天堂”。这里天是否还蓝,水是否还清,草是否还依旧嫩绿?学生趣味高涨,明显来了精神,很快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展示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图,草场资源退化图,世界草原面积缩退图。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沙尘暴的源头在哪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你认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文因素?请结合我国草场资源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用歌曲来启思导疑,既能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想象力发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诗词在教学中的应用。诗词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魂宝,内容极其丰富,其中不乏有描写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诗篇。上课时如能富有情趣的诗词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利于学生视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