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泼尼松(DP)方案治疗>75岁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收治的118例年龄≥60岁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72(65,77)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均≤2分,G8量表评分(14.1±1.5)分,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评分中位值3(1,3)分;118例均出现骨转移。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60~75岁组和>75岁组。其中60~75岁组65例,年龄67(63,71)岁;Gleason评分≤7分24例,>7分41例;61例行内分泌治疗,4例行睾丸切除术;ECOG评分0分37例,1分25例,2分3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90(35.5,258)ng/ml;G8量表评分(14.3±2.1)分;Mini-Cog评分3(2,3)分。>75岁组53例,年龄78(76, 83)岁,Gleason评分≤7分30例,>7分23例;43例行内分泌治疗,10例行睾丸切除术;ECOG评分0分5例,1分38例,2分10例;PSA 115(60,296)ng/ml;G8量表评分(13.6±1.1)分;Mini-Cog评分3(1,3)分。两组年龄、Gleason评分、去势方式、ECOG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水平、G8量表评分、Mini-Cog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予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每周期予65~75mg/m2,第1天;多西他赛用药前12、3、1h予地塞米松7.5mg预处理;泼尼松5mg每天1次,第2~21天。每21天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应用DP方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结果118例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1.5(6,62)个月。60~75岁组与>75岁组化疗周期数量[(6.1±1.3)个与(6.8±1.7)个]、化疗剂量[(70.3±4.3) mg/m2与(66.3±5.2) mg/m2]、PSA反应率[72.3%(47/65)与66.0%(35/53)]、骨痛缓解率[45.0%(9/20)与54.5%(6/1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75岁组与>75岁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1(1.4,11.2)个月与5.9(2.0,1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60~75岁组与>75岁组应用D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后中位总生存时间(OS)[26.5(16.1,31.3)个月与24.8(17.5,28.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两组应用DP方案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后中位OS[17.3(13.2,20.5)个月和15.4(12.3,20.0)个月]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31)。60~75岁组和>75岁组3级不良反应分别为3例(4.6%)和5例(9.4%),3级白细胞减少分别为1例次(1.5%)和2例次(3.8%),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各1例次,两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G8量表评分、Mini-Cog评分进行筛选,DP方案化疗对>75岁的mCRPC患者有良好的PSA反应率、骨痛缓解率及OS,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年龄不应成为前列腺癌应用DP方案化疗的绝对禁忌。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多西他赛 年龄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清白介素(IL)-23对不同治疗阶段前列腺癌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北京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共124例,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前列腺癌指南TNM分期标准对确诊患者进行分期,并分别检测转移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mCRPC)组、转移去势敏感型前列腺癌(mCSPC)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并对mCSPC患者根据病情是否稳定分组,两组患者血清IL-23水平进行亚组分析,各组患者IL-23水平均结合患者的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CRPC组患者血清IL-23中位数为79.73(45.61,95.63)μg/L,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中位数30.88(15.01,44.94)μg/L(Z=22.66,P=0.000)及mCSPC组46.10(35.27,80.92)μg/L(Z=11.46,P=0.001);mCSPC组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组血清IL-23水平明显升高(Z=7.17,P=0.00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mCRPC病情不稳定组患者血清IL-23中位值110.25(88.47,159.09)μg/L,明显高于mCRPC病情稳定组患者血清IL-23中位值46.52(44.97,80.33)μg/L(Z=33.99,P=0.000)。mCRPC病情稳定组血清IL-23水平46.52(44.97,80.33)μg/L,与mCSPC组患者46.10(35.27,80.92)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P=0.554)。结论血清IL-23可作为预示mCSPC治疗效果及预警肿瘤转移的一个潜在生物学指标。

  • 标签: 白细胞介素类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