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建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是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中国现有的大学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决策权与行政权部分,权力缺乏制衡;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脱节,学术权力微弱;权力与责任的失衡没有建立问责机制。华中科技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其法人治理结构变革能为我们提供诸多启示。中国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要纵身挺进,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问题;二是党委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和定位问题;三是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变革的路径选择问题;四是大学行政化问题;五是大学章程制定问题。

  • 标签: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华中科技大学 大学变革
  • 简介:一、问责逻辑与评估体系有效性问题自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之后,问责制(accountability)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主导逻辑。问责是一种不对等的社会关系,它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说,问责是指一方采取措施让另一方负起责任,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应答性说明和强制性惩罚。“问责总是处于两个以上的个人和团体之间,一方是责任的寻求者,有获得说明和实施奖惩的权力;另一方是问责的对象,

  • 标签: 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主导逻辑 问责制 新公共管理运动 大学 有效性问题
  • 简介:改革:只有经过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使中国高度一体的整体社会开始出现结构分化。教育基本被定位为政治上层建筑,处在一个封闭的与市场无涉的领域。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这种总体性社会结构的格局已经被冲破。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分化。社会绘声绘色的重构导致了高等教育主体的分化,举办者已由过去的政府一统天下分化为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多元参与。

  • 标签: 结构分化 制度建设 现代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 市场经济体系 治理
  • 简介: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取决于大学的自主性及外部控制的程度。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演变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期三个阶段。政策变迁经历了集权—放权—集权—放权的多次反复,但始终没有跳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之所以成为久拖不决的政策难题,主要源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制约、行动者认知方式的制约以及制度的历史累积效应的影响。任何政策变迁都涉及三个基本因素:环境、行动者和制度。政策变迁实质上就是行动者在一定环境制约下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过程。

  • 标签: 大学办学自主权 政策变迁 同构逻辑 认知逻辑 积淀逻辑
  • 简介:<正>现代大学制度具有时代性。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与国际化。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此,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遵循人

  • 标签: 现代大学制度 法律关系 教育法制 决策体制 学术委员会 教育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