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前后存在多个不同的文本形态。第三笔记本最初发表时,被误认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基于梁赞诺夫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所作的说明,以及20世纪20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发展,从'《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是文献研究推进的产物,而且反映了当时辩证唯物主义形成史研究的理论要求。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为代表,这一时期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同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以及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现实分析的考察紧密关联。

  • 标签: MEGA 梁赞诺夫 辩证唯物主义 《神圣家族》
  • 简介:8月22—30日在南京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等国内外30多所高校的青年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约130余人参加。暑期学校课程的主题包括“英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新左派理论的历史发展和当代走向”、“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政治和经济问题上的最新研究”、“英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及当代英美激进思潮”、“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空间问题”、“批判实在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和“法国、意大利激进思潮在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理论效应”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当代美国 暑期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后马克思主义 批判实在论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理论家之一,卡尔·柯尔施以其对哲学的批判和辩证法的阐释而蜚声中外。立足《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研究,将视野拓展到《卡尔·马克思》一书,可以发现:柯尔施有关唯物辩证法的阐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可能性的探索三者内在关联,并且都以其对资产阶级社会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为基础和依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中重读柯尔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内在统一,并对柯尔施思想中辩证建构与经验具体之间的张力进行科学的批判和说明。

  • 标签: 柯尔施 理论和实践 拜物教批判 从抽象到具体
  • 简介:在当下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中,“物象化”和“物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说明其真实含义,对“物象”和“物”的探讨十分必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史语境,“物象”在财产关系中与“人格”相对应;虽然“物”本身有不同层次的用法,但从根本上延续了理论划界的作用。然而,从本文证据和逻辑分析出发,无论是“物象化”还是“物化”都尚不足以构成对马克思哲学方法的科学界定。

  • 标签: 物象 私有财产 生产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