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高氨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大损害,严重者可以导致患儿残疾甚至死亡。早期降低血氨和缩短高氨血昏迷的持续时间可以改善神经系统不良预后。与常规驱氨治疗相比,肾脏替代治疗能快速有效降低血氨,是新生儿高氨血的重要治疗方法。常用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腹膜透析、间歇血液透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及联合疗法。该文旨在阐述肾脏替代治疗新生儿高氨血的指征、各种肾脏替代治疗模式治疗新生儿高氨血的优缺点及联合疗法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高氨血症 新生儿 腹膜透析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至12月我院NICU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极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钠、血钾、血钙、血糖、凝血及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8例患儿,患儿治疗前总胆红素峰值为(571.2±113.3)μmol/L,治疗后总胆红素为(235.8±6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换出率为(58.5±8.4)%;血浆置换前后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钠、血钾、血氯、血钙、血糖、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血浆置换过程中无过敏反应、低血压、血浆分离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能快速、有效、安全地清除血清胆红素,可能成为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浆置换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至12月我院NICU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极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钠、血钾、血钙、血糖、凝血及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8例患儿,患儿治疗前总胆红素峰值为(571.2±113.3)μmol/L,治疗后总胆红素为(235.8±6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换出率为(58.5±8.4)%;血浆置换前后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钠、血钾、血氯、血钙、血糖、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血浆置换过程中无过敏反应、低血压、血浆分离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能快速、有效、安全地清除血清胆红素,可能成为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浆置换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 d~18岁的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人口学资料及入院8 h内临床指标;以28 d病死率为终点事件。比较存活患儿与死亡患儿各指标的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验证相关危险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165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75例,病死率为45.4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ALT(U/L):404.99±88.26比181.64±35.17,AST(U/L):453.37±35.37比210.69±92.50,SCr(µmol/L):156.46±105.65比54.32±25.46,CK-MB(U/L):244.86±53.68比97.29±19.11,Lac(mmol/L):5.55±1.66比2.49±1.29,PCT(ng/L):35.55±15.87比18.66±4.91,均P<0.01〕,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离子钙浓度(iCa2+)明显降低〔PLT(×109/L):81.49±29.53比165.43±97.81,iCa2+(mmol/L):0.89±0.16比1.84±0.14,均P<0.01〕,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c、SCr、PCT为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18(1.22~3.09)、2.01(1.00~2.07)、1.14(1.07~1.21),均P<0.01〕,PLT、iCa2+为保护因素〔OR和95%CI分别为0.95(0.93~0.98)、0.32(0.12~0.42),均P<0.01〕。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显示,Lac、PCT、SCr均对脓毒症患儿预后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864、0.711(均P<0.01);Lac、SCr、PCT、PLT、iCa2+等影响因素联合预测的AUC高达0.981,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8.7%。结论Lac、PCT、SCr是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血肌酐 血乳酸 降钙素原 患儿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