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7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分析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 器质性病变患者 33例, 占 41.77%;激素水平失调患者 31例, 占 39.24%;正常月经周期有各期内膜的患者 15例, 占 18.99%。结论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高, 尤其适用于由器质性病变而引发的出血情况进行区分的鉴别诊断, 而对于卵巢以及全身性疾病则需要联合其他检查手段, 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 子宫异常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本院6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病理取材后分别实施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石蜡切片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诊断准确率方面,石蜡切片是100.00%,冰冻切片是95.31%,两种检查方法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过程中,术中采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有助于诊断准确率提高,耗时短,同时有助于手术医生术中选择手术方案,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冰冻切片病理诊断 石蜡切片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应用活检病理技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到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全部患者均在接受螺旋CT、X线以及结肠镜检等多种检查手段后得到确诊,在患者接受上述检查前,对患者应用活检病理技术进行诊断,将获取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确认该技术对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比较确诊结果与活检病理技术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两者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应用活检病理技术有着极为确切的效果,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活检病理技术 准确率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3例肿瘤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63例患者分别给予特殊染色诊断和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分析单一技术检查与联合技术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检验、CG染色检验、Masson染色检验和免疫组化检验(P<0.05)。结论给予肿瘤患者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检验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以及与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以往研究的结果探讨其与胰腺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学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肿瘤细胞呈现实性片状、小梁状以及腺泡状排列,在结构上与腺泡细胞癌基本相似,但细胞并没有显著异型,细胞间质中血管较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主要为嗜铬素A以及突触素等。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多为良性肿瘤,而胰腺腺泡细胞癌则属于高度侵袭性肿瘤,两者虽在形态上较为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却完全不同,因此,正确区分两种肿瘤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腺泡细胞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间医治的159例卵巢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病理判断。结果经过病理诊断,159例卵巢肿瘤患者中患有原发性肿瘤的有131例患者,131例原发性肿瘤中表面上皮一间质性肿瘤的患者有53例,34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4例患者诊断为性索-间质肿瘤,20例患者为非特殊性软组织肿瘤;余下的28例患者诊断为转移性肿瘤。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开展卵巢肿瘤诊断方式的研究,将70例卵巢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分别进行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比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 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卵巢肿瘤误诊恶性肿瘤5例,石蜡切片的准确性为100%,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更高(P

  • 标签: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快速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诊断中经会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ap)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余姚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疑似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的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均进行临床检查、牛津评分(MOS),根据评分分为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低下)和对照组(盆底肌收缩力正常);对所有患者进行三种状态下(静息时、缩肛时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超声检查并测量LHap,计算缩短百分比(PDC%)以及伸长百分比(PIV%),分析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PDC%以及PIV%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经产妇比例以及阴道分娩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观察组患者静息LHap[(45.23±5.74)mm]、缩肛LHap[(37.71±8.44)mm]、最大Valsalva时LHap[(51.03±7.41)mm]以及PIV%[(11.42±4.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78±4.56)mm、(29.15±4.64)mm、(44.28±4.87)mm、(6.05±2.13)%](t=-4.62、-8.29、-7.26、-9.36,均P < 0.001),PDC%[(17.52±5.58)%]显著低于对照组[(32.19±4.27)%](t=20.39,P < 0.001);MOS评分与PDC%呈正相关(r=0.56,P < 0.001),与PIV%呈负相关(r=-0.49,P < 0.001);将PDC% < 35.36%作为截断值进行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敏感度为66.40%,特异度为97.38%,准确度为73.90%;将PIV% > 5.18%作为截断值进行预测的AUC为0.70,敏感度为71.45%,特异度为57.90%,准确度为68.15%;将两者联合使用进行预测时的AUC为0.73,敏感度为84.57%,特异度为55.05%,准确度为77.32%。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诊断中经会阴超声监测HLap伸长和缩短的变化具有一定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客观、定量的数据支撑。

  • 标签: 骨盆底 肌肉 功能障碍 超声检查 会阴 剖宫产术 自然分娩 肌收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在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11例NSCLC患者和同期在南京易安门诊部体检的105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样本,采用Luminex法测定NSCLC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PDGF-BB水平以及采用铂类药物化疗后患者血清PDGF-BB的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患者血清PDGF-BB水平对NSCLC的诊断价值,分析血清PDGF-BB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化疗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NSCLC患者血清PDGF-BB水平降低[(54±24)ng/ml比(125±61)ng/ml,t=11.09,P<0.01]。血清PDGF-BB水平对NSCLC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890。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间,血清PDGF-B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NM分期高者血清PDGF-BB水平低于分期低者,分化程度低者血清PDGF-BB水平低于分化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后,NSCLC患者血清PDGF-BB水平持续降低。结论NSCLC患者血清PDGF-BB水平降低,其在NSCLC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癌,非小细胞肺 诊断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铂类药物
  • 简介:摘要: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式,强调“以人为本”,在管理上应注重管理文化、护理领导、护理组织、人力资源等几大方面的柔性要求;要求医院内外条件均符合柔性管理的要求;在管理应用上,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在人员支持上不仅建立柔性管理的中坚力量,还应注重对基层护士的培养,营造柔性管理文化及相关人力资源规划。

  • 标签: 柔性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临床妇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2月-2016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0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人性化护理后,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2%,显著高于甲组的87.9%,且乙组护理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临床妇产科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理效果,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手术(LEEP)后病理检查应用到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照组),宫颈环形电切手术后病理检查(观察组),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鳞状上皮内病变(CINI-III级)、微小浸润癌检出率比对照组高,扁平湿疣检出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中常用的两种检查方式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这两种检查方式各有点,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可以两种方式联合使用。

  • 标签: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宫颈环形电切手术后病理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定量病理技术应用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共计53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转移的问题进行分组,出现复发转移的11例患者为A组,未出现复发转移的42例患者为B组,对两组均采用定量病理技术进行检查,比较对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细胞核形态指标,A组均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的细胞核DNA含量,除DNA3/4倍体外,其他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定量病理技术应用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有着极其确切的作用,能够有效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从而可以准确确认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定量病理技术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 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