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杭州市首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例病毒全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采集杭州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咽拭子和深咳痰液呼吸道标本,对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实时逆转录PCR检测,对病毒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29条(分别来自武汉、深圳、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芬兰)2019-nCoV基因序列和其他物种来源的30条β冠状病毒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对15株武汉地区毒株基因以突变位点进行分组,鉴定其他地区相同和特异性突变位点。结果获得29 833 bp长度的杭州首例感染2019-nCoV病例病毒的基因序列,覆盖病毒编码区全长。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病毒与云南蝙蝠中分离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样冠状病毒RaTG13株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6.11%;相较其他基因,E基因间相似性最高(99.56%),而编码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S基因间相似性最低(92.87%)。与来自武汉、深圳、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芬兰的29株2019-nCoV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相似性均大于99.9%,但在一些毒株中也发现了一些单位点核苷酸多态性。结论杭州首例感染2019-nCoV病例病毒基因序列和来自国内外疫情早期病毒基因高度近源。

  • 标签: 基因组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9—2019监测年度杭州市流感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流感防治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2019监测年度杭州市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资料、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及ILI暴发疫情,并进行ILI预警分析。结果2009—2019监测年度,杭州市报告ILI共计1 236 320例,ILI病例数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比例(ILI%)为2.59%。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杭州市流感样病例发病高峰期,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间变化趋势存在相关性(r=0.636,P<0.01),部分年份出现夏季高峰;ILI发病数最高的年龄组为0~4岁组(48.76%);10年间ILI各年龄组构成不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 637.981,P<0.01)。10年间病原学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2.07%,三种型别交替占优,检出最多的型别为甲型H3N2型(1 599/3 973,40.25%);共报告ILI暴发疫情88起,主要发生在12月和1月,其中小学报告的ILI暴发疫情最多,为64起(72.73%),预警信号多出现在1月和2月。结论杭州市流感病例发病以冬春季为主,不同病原型别交替出现,需及时进行预警预测,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

  • 标签: 流感,人 发病高峰 病原学 暴发疫情 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2017—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及疫情处置情况,比较输入和本地疫情差异,为制定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19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流行特征、登革病毒分型、核心区布雷图指数及成蚊叮咬指数及持续时间。结果2017—2019年共报告登革热输入病例213例,本地病例1 210例;输入病例以30~<40岁及20~<30岁的人群为主,分别占34.74%和26.76%,本地病例以≥60岁及50~<60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1.07%和17.85%。各月份均有输入病例报告,本地病例高峰在8—10月。输入病例4种登革病毒血清型别均有检出,本地病例2017年主要为Ⅱ型病毒株,2018、2019年均为Ⅰ型病毒株。输入病例分离株包括Ⅰ、Ⅱ、Ⅲ和Ⅳ型,分别占55.28%、29.19%、12.42%和3.11%。应急处置后,核心区3 d的布雷图指数和叮咬指数达标率分别为62.77%和76.96%,8 d的达标率分别为77.46%和83.64%;输入病例核心区持续时间较本地病例核心区短(χ2=55.473,P<0.05)。结论杭州市登革热输入与本地病例高危人群不完全重合,本地核心区响应和适应机制不够及时。今后应持续加强输入病例检测,加强对本地病例核心区蚊媒的控制。

  • 标签: 登革热 流行病学 控制 输入性病例 应急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杭州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聚集性疫情的特点及传播过程,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杭州市2022年1月26日至2月3日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患者资料,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表现等信息,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绘制疫情传播链。结果本次COVID-19聚集性疫情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引起,感染来源为H公司进口生产物料,早期以"物传人"的形式传播,随后因工作接触等造成公司内传播,进而通过生活接触、公共场所暴露等方式在家庭、公司/单位、婚宴、母婴馆等地导致共计30起聚集性疫情。此次疫情共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1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62例;中位年龄33岁,年龄范围5月龄~85岁;主要分布在滨江区(49例,42.98%)、富阳区(45例,39.47%)和萧山区(15例,13.16%);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28—31日,临床表现以咽部不适(45例,39.47%)、咳嗽(43例,37.72%)和发热(27例,23.68%)为主。基本再生数R0为2.18,实时再生数Rt于2月1日降至0.77;中位潜伏期4.0 d,中位代间距2.5 d。结论此次聚集性疫情是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引起,并通过"物传人"的方式引发聚集性疫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奥密克戎变异株 流行病学 物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