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上篇:历史的突破——胡适文学革命理论内在机制的再探讨一九一七年一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革命宣言书《文学改良刍议》,用“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点燃了新文学运动的熊熊之火。作为中国现代的源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发难,首先是从语言形式的变革所入手的。胡适本人在阐述文学革命的宗旨时,就曾将其基本任务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我们建立

  • 标签: 胡适之 现代文学 新文学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 诗创作 《新青年》杂志
  • 简介:《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十分畅销的长篇小说,作者陈忠实以他一生有关文学知识的情绪记忆,创作出了被他称之为再现“民族历史”与“民族精神”的艺术历史,而文学界也群起雀跃地称其为“史诗”,授其以“大奖”。然而,《白鹿原》绝不是作者天才运作精心独创的文学“经典”,而是一部杜撰历史与发泄情欲的“拼凑故事”。其内容的荒谬性与形式的模仿性,既反映了作者本人艺术想象的幼稚,也反映了当代文坛麻木不仁的无知。因此,重新评价《白鹿原》的艺术品味,真实还原《自鹿原》的创作资源,是我们当前学术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 标签: 《白鹿原》 杜撰历史 性欲想象 情绪记忆 拼凑故事
  • 简介: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是在主流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下,运用形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全面展示中国现代农民政治革命史诗性的艺术建构.它以无产阶级的政治信仰自我命名,而又承载着深沉厚重的农民意识;追求形式上的革命浪漫主义,却又消解了内容上的文化批判精神.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在这种矛盾状态中挣扎着演绎了它对传统文化的重复和延续.

  • 标签: 农民意识 无产阶级 现代性 20世纪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