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作者: 崔雪玲
  • 学科: 经济管理 > 产业经济
  • 创建时间:2017-08-18
  • 出处:《红地产》 2017年第8期
  • 机构:自农业推广在西欧兴起至今已有100余年,一百年里各国成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国外有很多国家成功地实行了推广工作,对各自国家的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和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历史、现状简介建国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党全民抓农业。1952年农业部提出“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技术员为骨干,组成技术推广网络”以及“以县为单位,照顾经济区划,每万亩耕地设置一个综合试验站”。1954年,农业部发布《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全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4594个,职工32740人。1956年,毛泽东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即上、肥、水、种、密、保、工、管,基层乡镇政府建立了一支农业技术队伍,包括农技员、种子员、植保员、兽医员、水利员、林业员、农机员等。196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到11938个,职工71469人。其中,县级推广站1661个,乡级推广站10166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人民公社承担的重要工作之一,所有公社干部都要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采用行政手段,把推广任务包括配套物资,如种子、肥料、苗木等层层分解,县分到乡,乡分到村,并以此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国各行各业的恢复和发展,原农牧渔业部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分级组建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据农业部统计,一年全国共推广农业新技术项次,推广面积亿亩,增加经济效益亿元。农业试验示范项目项次,其中获得县以上成果奖项次。有些地区总结出“通过乡、村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实施农村社会化服务”经验,在乡级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村级建立农技、水利、农机、植保、种子“五统一”的综合服务队,解决分田到户后出现的田块过小不利技术推广的难题。这一阶段相对来说被认为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获取一定成绩的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以下特点:一是部门所有。农业部有关业务司、局都按产业设站,如种植业站、畜牧站、水产站、农机站、经营管理站,还有数以其他部门的林业站(林业局)、水利站(水利部),实际上是政府部门有关司局下设的“办事”机构,代行政府职能。而是沿袭科层制管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由政府核定编制,相应地定为局级、处级、科级单位也有的乡镇农业技术站被定为副科级。只是下没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