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印度在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两百年殖民统治使印度深受西方影响,以英国为代表西方资本主义在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打下了很深烙印。西方影响直至今天仍反映在诸多方面。同时,印度又是一个传统凝聚力极强民族。文化教育不平衡发展,宗教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渗透,多语言多民族排他性,种姓等级制度顽固,都在表明传统主义具有顽强生命力。由于印度历史和文化复杂性,要从根本上理

  • 标签: 现代化进程 印度教 传统主义 西化 印度社会 文化心理
  • 简介:<正>当前世界经济,正向着全球化高层次发展。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市场,同时也加剧了全球市场竞争。公司企业是构成经济基本单位,是经济活动行为主体,是世界市场主要参与者,特别是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跨国公司,更是国际经济活动最活跃参与主体。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小

  • 标签: 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战略 跨国公司 经济国际化 大公司 全球化
  • 简介:<正>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在地理上毗邻,连绵高耸喜马拉雅山形成了两地区间天然屏障。古往今来漫长历史过程中,尽管南北交通极不方便,但在山口、小道和河谷基础上形成交通线始终是相互间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主要通道,跨越山道商业性活动和迁徒也成为该地区各民族集团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商业势力介入,印藏交通在近代甚至一度成为举世注目的问题。本文是对迄近代为止印藏交通之状况概述和探讨。

  • 标签: 西藏地区 尼泊尔 喜马拉雅山 交通线 中国内地 边境地区
  • 简介:<正>藏传佛教是带有我国藏民族地区文化社会特征重要佛教分支,它是外来佛教传入西藏后经过长期顺应、改造和完善产物。在它形成、流传与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印度次大陆、中国内地及其他毗邻地区巨大影响,而以佛教为纽带文化联系在印度与西藏交往以及西藏佛教文明演化中起过尤为重大作用。本文拟对印藏佛教联系作一初步探讨。一在古代社会,宗教是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主要形式之一。佛教传入西藏是在公元七世纪,当时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相继迎娶尼泊尔公主和唐公主入藏,两位笃信佛教公主随身带去

  • 标签: 藏传佛教 大乘佛教 西藏 印度佛学 中国内地 印度佛教
  • 简介:随着印度经济持续增长和印度成为一个崛起中大国,能源安全开始被赋予越来越重要意义.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趋势和石油天然气等本土能源资源和产量缩减日益突出了印度能源供求矛盾,同时造成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上诸多影响保障外部能源供应因素不断趋于复杂化,都使印度未来能源安全面对严峻挑战.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主要大国相比,战略能源储备能力薄弱也为印度整体安全带来潜在危机.近年来印度重视从战略高度看待能源安全问题,致力一系列措施改善现状,可期取得显著进展.

  • 标签: 印度 能源安全 对外依存度 应对措施
  • 简介:印度对海外能源依存度不断提高为印度经济持续增长和战略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这一现状和前景促使印度近年来力求通过外交努力维护、保障和扩大外部能源供应,也促使印度从地缘政治高度客观认知和评估自身处境.同时,面对不断变换国际与地区格局,印度对'能源外交'日益强调也为其外交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印度 能源安全 地缘政治 能源外交
  • 简介:2006年3月,布什总统访问印度,印、美两国政府宣布就印度核设施分离计划达成共识,为去年7月签署印美民用核合作协议划上了句号。充满讨价还价与妥协谈判过程集中体现了两国国家利益异同。从现阶段看,印、美展开民用核合作还存在不少障碍,具体内容有待明朗化,值得进一步追踪观察。但可以肯定,美印在民用核领域达成合作共识,是美国对印度政策重大转变。无论从任何角度看,现阶段印美核合作协议都可视为印美两国在战略层面推进合作重要里程碑,并必将对双边、地区和全球格局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标签: 印度 美国 民用核合作 战略利益
  • 简介:2007年,巴国内局势经历了剧烈动荡,一系列国内危机和重大事件连锁反应引起高度国际关注。美国出于全面的利益考虑,施展积极外交,致力影响和干预巴国内事态发展,对处理危机和引导局势走向施加了难以低估影响。本文探讨美国对巴基斯坦近期局势演变多重影响及其局限性。

  • 标签: 美国 巴基斯坦 反恐 宪政危机 权力分享
  • 简介:巴基斯坦近期政治局势激烈动荡,社会政治矛盾激化,突出表现为总统穆沙拉夫辞职和执政联盟内部发生危机。由于巴基斯坦在国际反恐战争中特殊作用,巴国内政局变化及由此出现风险引发了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从更深层次看,巴基斯坦特定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巴国内各主要政治力量选择及在反恐问题上立场变化与利益矛盾。

  • 标签: 巴基斯坦 政局变动 反恐形势
  • 简介:在中国和印度最终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之前,实际控制线具有极为重要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战略利益矛盾,中印双方对实控线位置存在不同认知,难以就澄清和划设实控线问题达成-致.实控线认知差异也持续引发中印在边境实控线地区发生军事对峙.从中国对解决边界问题总体战略谋划、中印双边关系以及相互战略安全着眼,有必要在高度务实基础上探寻管控实控线态势新路径,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更有利条件.

  • 标签: 中印边界问题 实际控制线 冲突管控
  • 简介:“印太”是近年来美国战略学界率先提出地缘政治概念,旨在以符合美国战略利益方式,以海洋和海上通道整合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所涉范围内广阔地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对这一构想作出呼应,并试图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毋庸置疑,这一构想提出和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多边格局走向,影响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印度洋战略利益,以及中国对美国亚太战略、关印关系及其他相关盟友与伙伴关系评估与反应。

  • 标签: 印太 地区多边格局 战略安全
  • 简介:'9.11'袭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南亚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度与巴基斯坦间争端成为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怖主义战略必须考虑重点.随着印度遭到两次严重恐怖袭击,印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准备报复,印巴对抗升级和核冲突危险使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热点.由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立场不同,南亚反恐怖主义成为一个错综复杂难题.近期在印度压力和国际社会促使下,巴采取了积极措施打击国内教派极端主义和越界恐怖主义势力,骤然变化局势也为印巴之间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了难得机会.

  • 标签: “9.11”事件 印巴关系 南亚地区 安全问题 印度 巴基斯坦
  • 简介:<正>以工业化为特征现代化是近代各国发展所追求首要目标,印度这个过程却由于英国殖民统治而不能得到正常合理进行。十九世纪后期接受西方教育印度知识分子通过分析与认识印度愈益加深贫困与不发达状况,对英国殖民政策加以抨击,发展成熟了包括民族自治在内民族主义思想,促进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发展。一十九世纪上叶印度知识阶层对英国宗主国和殖民政府抱有极大幻想,以为通过殖民制

  • 标签: 印度工业 十九世纪 民族主义思想 近代民族主义 英国 知识分子
  • 简介:在美国与巴基斯坦反恐合作中,美国对巴援助和巴为支持美国反恐所付代价是互为关联两大因素,也是受到激烈争议问题。美国为赢得巴基斯坦对“反恐战争”支持,不断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对巴基斯坦处境及巴政府举措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部分援助受制美巴之间复杂关系。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为支持美国反恐不断付出沉重代价,巴成为恐怖主义威胁主要受害者。分析美巴围绕援助与代价利益矛盾,为判断美巴反恐合作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美国 巴基斯坦 反恐合作 援助 代价
  • 简介:印度国大党为首政府在其施政纲领中强调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反对单边主义和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普遍推测新政府外交将寻求调整,印美关系可能适度降温.但基于对国大党执政近一年政策和实践分析可注意到,通过印美之间频繁高层外交、围绕核问题对话谈判、战略伙伴关系步骤实施等,印度、美国均从各自战略利益出发,正按部就班地推进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综而观之,目前印美关系不进则退,'路线图'已经拟就,印度在对具体政策和应对作充分评估和权衡前提下,必会既谨慎又积极,继续以高度务实外交理念和国家利益至上实际需求,深化印美的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在战略和安全层面的互动.

  • 标签: 印度 国大党 执政地位 美国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
  • 简介:<正>喜马拉雅山东段,习惯上指西起不丹边界、东至中印缅三国交界处高山峡谷地带,包括我国西藏东南端和印度以未被我国承认“麦克马洪线”为依据建立“阿鲁纳查尔邦”主要地域。同中印边界其他地段相比,该地区在十九世纪以前更少为世人注意,中外及西藏历史文献对该地详情也缺少确切记载。下察隅地区位于东段喜马拉雅山地极东端,1910年前后中国与英属印度在此进行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角逐,这场纷争所涉及问题直

  • 标签: 英属印度 落地区 喜马拉雅山 西藏 赵尔丰 十九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