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新课改、“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一言堂式的讲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所以,笔者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项目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建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目的。

  • 标签: “双减” 初中信息技术 特色课程 应用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临床操作实践现状,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标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技术操作实践现况调查问卷,对全国15家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的824名新生儿科护士技术操作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本次调研发放问卷824份,回收791份,有效问卷747份。结果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的最常用部位以桡动脉为主,占98.80%(738/747);其次是肱动脉47.79%(357/747)。桡动脉常选择搏动最强处下方(46.86%,350/747),以15~30 °角进针最多;肱动脉常选择搏动最强处下方(58.77%,439/747),以30~45 °角进针最多。动脉血气采集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淤青、出血、血肿。390名(52.21%)护士近1年接受过动脉血气采集统一培训;且是否接受过统一培训的新生儿科护士采集中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标准尚不统一,采集流程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十分必要,临床上护士培训工作虽已开展,护士发生针刺伤发生率仍需要进一步降低,尤其是动脉血气采集操作技能的针对性培训,改善采集工具,以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护士安全。

  • 标签: 婴儿,新生 动脉血标本采集 血气分析 并发症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儿科危重症护理领域专业化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国内外儿童危重症护理团队合作建设现状、团队合作中护理人员的作用、团队合作评价工具等内容,旨在为我国发展儿童危重症领域护理团队建设与合作,提升危重患儿团队救治能力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 标签: 综述 儿童 危重症护理 团队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儿科护士心理韧性和应急救援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护理管理者制订提高心理韧性策略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4月全国儿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医务人员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 091份,回收有效问卷12 750份,有效回收率为97.4%。结果12 750名护士CD-RISC总得分为(65.53±15.5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生育、职务、职称、儿科工作年限、医院所在地区经济分区、基础知识、心理知识、其他知识、应急救援态度和应急救援行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儿科护士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儿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心理韧性水平有待提高,应重点关注≤40岁、未生育、初级职称、无职务、6~10年儿科工作年限、西部地区护士,加强应急救援基础知识/心理知识/其他知识培训,提高其应急救援态度和行为,以提高公共卫生事件时儿科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

  • 标签: 护士 心理韧性 儿科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救援
  • 简介:摘要:教师需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更换,接受最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和学生之间平等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经过双方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成果,完善教学目的。

  • 标签: 信息 素质 教学 课堂
  • 简介:摘要:军事通信是现代军队最重要的远程控制工具之一,其使用通讯设备和其他通讯方式来更好地领导军队。同时作为提高军队综合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幅度提高了战争水平和军队的机动性。战争的形式多种多样,战争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收集战斗通信技术对于胜利至关重要。本文对现在通信技术对军事通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现代科技 通信技术 军事通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士母乳采集和存储方面的知识行为现状,并探讨影响护士知识和行为的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4月选取河南省3所三甲医院NICU护士17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ICU护士母乳采集存储的知识行为调查问卷对NICU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75份,回收175份,回收率为100%。结果175名NICU护士母乳采集存储知识行为的标准总得分为(59.69±8.24)分,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知识维度标准得分为(43.11±9.74)分、行为维度标准得分为(33.58±5.14)分。85.1%(149/175)的NICU护士未接受过专门的母乳采集存储培训,NICU护士对母乳采集存储工作环境感知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母乳采集存储工作环境感知得分、是否接受过母乳采集存储培训为NICU护士母乳采集存储知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NICU护士在母乳采集存储方面的知识行为有待改善,尤其在诸如母乳解冻、存储温度等问题上有待提升。护理管理者应制定客观、统一的母乳采集存储制度、流程,并加强对护士的相关培训,以提高护士的母乳采集存储工作环境感知度,强化相关知识,改善母乳采集存储行为。

  • 标签: 护士 母乳喂养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采集 存储 知识 行为
  • 作者: 吴旭红 段明霞 王璐 郭宇 王建丽 梁新 戴谦 曹钰 张琳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护理部 100045 ,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合肥 230051 ,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710003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兰州 730050 ,河南省儿童医院护理部,郑州 450000 ,山西省儿童医院门诊部,太原 030013 ,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210008 ,贵阳市儿童医院妇科肿瘤病房 5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发现问题,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18年7月24—31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范围内43家医院当日在岗的护士进行调查。本研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为通过问卷星进行线上数据收集。问卷由4名资深的静脉输液治疗专家基于2016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以及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以及调查医院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对国内静脉输液治疗行业标准及INS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静脉输液治疗操作与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及所在科室静脉输液治疗现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8 405名儿科护士,其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平均分为(11.72±2.41)分,及格率54.8%。调查显示,护士对需要根据药物性质选择输液工具及穿刺部位、静脉治疗操作前应进行患儿和治疗方案的评估、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及遇到阻力或抽吸无回血时的处理方式掌握较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均会影响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是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对其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基础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输液工具的正确运用、穿刺部位的合理选择以及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 标签: 护士 儿科 静脉输液治疗 知识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时不同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7月24—31日,选择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范围内49家医院的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应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静脉输液情况横断面调查表及拍摄静脉输液工具的照片进行资料收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期间49家医院共有住院患儿18 316例,输液患儿14 421例,输液比例为78.73%。静脉导管的应用情况为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占87.94%;静脉导管的连接以肝素帽连接为主,占64.23%,6 398例(44.37%)患儿应用的输液工具为聚氯乙烯(PVC)材质且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在敷料选择方面以无菌透明敷料固定为主。导管留置期间存在问题主要是导管或输液接头内有回血发生率、导管夹夹闭位置不正确或未夹闭,导管脱出,且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多于中心静脉导管,其中管道内有陈旧回血、输液接头内有回血发生率,外周留置针和中心导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儿静脉输液率较高,虽然静脉输液工具种类繁多,但对于儿童患者输液工具的选择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和肝素帽连接为主,导管维护方面尚存在不足。

  • 标签: 儿童 输液 工具 留置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腔内心电图(EKG)定位技术在儿童PICC置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从国内外儿童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EKG的应用情况、EKG定位工具的选择、引导方式、如何通过P波变化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并分析了影响儿童EKG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展望了EKG定位技术在儿童PICC置管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建议,便于对临床提供指导。

  • 标签: 儿童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PICC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