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变剪接事件及剪接因子对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60例进行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临床、转录组信息,并获得可变剪接事件信息。通过R语言程序包,使用LASSO、Cox回归模型筛选相关可变剪接事件及剪接因子,建立相关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及相关调控网络分析。结果确定前列腺癌患者相关可变剪接事件44 070个,包含可变受体位点(AA)3 525个、可变供体位点(AD)3 101个、可变启动子(AP)9 035个、可变终止子(AT)8 663个、外显子跳跃(ES)16 772个、外显子互斥(ME)228个和内含子保留(RI)2 747个。通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1 349个可变剪接事件为与ADT相关的疾病进展相关剪接事件(DFS-SE),包括AA事件145个、AD事件102个、AP事件243个、AT事件189个、ES事件557个、ME事件6个和RI事件107个。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加入临床相关信息后,ME事件(ANK3|11852|ME、TCF7L2|151705|ME、UBR2|127390|ME、SLC39A14|140283|ME)可能为预测ADT抵抗的独立预后因子(HR=1.398,95% CI 1.156~1.689,P<0.01)。结论ME类可变剪接事件结合相关临床数据对预测前列腺癌患者ADT有效性具有一定意义,对探索前列腺癌患者ADT抵抗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雄激素剥夺疗法 可变剪接事件 剪接因子
  • 作者: 潘璇 王小明 奚士航 王成 张超 侯辉 鲁正 于江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芜湖 2410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胆胰外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合肥 23060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蚌埠 233004,阜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阜阳 23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腺占位患者胰周血管解剖变异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胰腺占位并完成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98例患者资料。最终入组94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61.2±7.2)岁。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重建腹部脏器及血管,分析胰周血管解剖变异,包括腹腔干、肝动脉系统、门静脉系统、胰背动脉。结果腹腔干血管三维重建率为100.0%(94/94)。60例异常腹腔干分别为:肝脾干型5例(5.3%)、胃脾干型1例(1.1%)、肝胃脾肠系膜干型3例(3.2%)、肝胃脾肝左干型17例(18.1%),腹腔干发出1支或多支膈下动脉34例(36.2%)。肝动脉系统MichelsⅠ型69例(73.4%)、Ⅲ型2例(2.1%)、Ⅴ型1例(1.1%)、Ⅷ型2例(2.1%)、Ⅸ型1例(1.1%),不属于Michels分型的包含腹腔干发出副肝左动脉17例(18.1%),副肝左动脉由胃左动脉发出合并肝左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1例(1.1%),副肝右动脉由腹腔干发出合并肝固有动脉发出肝右前动脉联合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肝右后动脉1例(1.1%)。异常走行胰背动脉3例。38例(40.4%)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4例(4.3%)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连接处。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确定胰周血管变异情况,对胰腺占位患者术前精准评估及指导手术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成像,三维 解剖变异 胰周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