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河南CT检查所致儿童和成人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和地区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配额抽样方法选取河南7个地市31台CT共计1 113例受检者主要检查类型进行剂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检者和设备基本信息、扫描参数、相关剂量学信息等,通过剂量转换系数估算其所致典型有效剂量。结果头部常规CT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32.2、37.2、43.0、46.7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478.0、572.0、715.6、743.9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26、3.83、2.86、2.38 mSv;在胸部常规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均为9.3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141.7、178.8、224.0、238.7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53、4.64、4.03、3.10 mSv。CT检查所致成人受检者头部、胸部、腹部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57.4、16.2、19.4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818.3、504.7和571.1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1.72、7.07和8.57 mSv。结论随着河南CT设备的更新,检查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CT应用频度的快速增长,医疗机构应恰当选取CT各类检查的扫描参数,加强其影像质量及其所致剂量的优化匹配研究,完善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尤其是对射线敏感的儿童应尽快建立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推动CT检查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

  • 标签: CT CT剂量指数 剂量长度乘积 有效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7·20"特大暴雨灾害后核医学衰变池是否存在放射性废水泄漏或溢出,分析其发生原因,为今后核医学衰变池的设计、建设、维护及核医学放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郑州市3家开展131I治疗的医院(A、B、C医院),根据核医学衰变池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结果按标准方法设置采样点位,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用高纯锗γ能谱仪测量土壤中131I的放射性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除B医院未检出131I放射性核素外,A和C医院核医学衰变池周围土壤中均检出不同活度浓度的131I放射性核素,A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16.4~98 111.8 Bq/kg,C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10.6~7 176.6 Bq/kg。经过一段时间衰变后,对A医院和C医院进行复测,A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1.3~17.0 Bq/kg,C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3.9~7.1 Bq/kg。同一采样点位0~5 cm土壤中131I活度浓度均高于5~10 cm土壤中131I活度浓度,两者比值范围为1.3~13.1,比值中值为5.9。结论"7·20"特大暴雨灾害后,部分医院核医学衰变池周围环境发现不同程度的131I放射性污染。核医学衰变池在设计、评价、建设和使用时,应提高防范意识,做好放射防护安全评价和管理,防止放射性废水泄漏及溢出。

  • 标签: "7·20"特大暴雨 衰变池 土壤 131I 放射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