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LIC(kidney,liver,index surgery,cemented prosthesis and C reactive protein value)评分系统用于预测清创、保留联合抗生素方案(DAIR)治疗急性周围感染(PJI)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骨科急性PJI患者44例,其中男17例、女27例,年龄21~86岁,均行DAIR。结合病史和检验结果,计算患者术前KLIC评分,并按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KLIC评分≤2分组、2.5~3.5分组、4~5分组、5.5~6.5分组和≥7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基线资料、住院时间和DAIR治疗结果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KLIC评分系统预测DAIR治疗结果的准确性;以DAIR失败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绘制累积治疗成功率曲线。结果5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变部位、感染分类、感染症状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组患者总体治疗成功率为61.36%(27/44)、失败率为38.64%(17/44);KLIC评分≤2、2~3.5、4~5、5.5~6.5分和≥7分5组的失败率分别为0/8、2/8、5/13、6/10、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趋势χ2检验结果提示,随着KLIC评分的增加,DAIR失败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P=0.001)。ROC曲线显示KLIC评分在预测DAIR治疗结果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876,95%可信区间0.773~0.978,P<0.001)。Kaplan-Meier曲线提示:KLIC评分≥7分的患者累积治疗成功率低于KLIC评分<7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03)。结论KLIC评分对于DAIR治疗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对于KLIC评分≥7分的急性PJI患者,DAIR治疗的失败率较高,不建议采用。

  • 标签: 人工关节 假体周围感染 清创、假体保留联合抗生素治疗 KLIC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较深入地分析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并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引导。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40例患儿列入研究组,不存在炎性反应感染或重要内脏器官器质性病变的 40例儿童列入对照组,对鼻咽部病灶、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在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在 T细胞亚群、 IgG、 IgA、 IgM等免疫球蛋白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IgE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鼻咽部病灶患儿高于对照组( P<0.0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鼻咽部慢性病灶、免疫因子、血微量元素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应对患儿补充营养和微量元素使其体质不断提高,进而才能对鼻咽部慢性病灶的有效处理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因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且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部充血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短时间内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炎琥宁 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外泌是有多种细胞分泌的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级囊泡,能够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在血管疾病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够参与血管再生与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关系密切。外泌具有相对固定的细胞靶向特性和更加明显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巨大潜能。

  • 标签: 外泌体 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中药材转化为中药材药用有效成分的丰富和深入开发以及新的应用,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中药材成分复杂、转化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等难题,中药材的药用有效成分转化效果如何?如甘草黄酮中的甘草苷元,在甘草的木质成分中,其含量略有不足,尽管药用价值较高。因此,论文在选择甘草中药食品和药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甘草生物转化与其有效部位成分变化的内在联系、作用规律和生物转化机理,进一步分析了甘草前脂肪质体、甘草前脂肪的药代动力、甘草前脂肪、甘草数以及药理作用和机制。

  • 标签: 甘草苷,前体脂质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在既往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调查地点覆盖新疆东疆、南疆和北疆乡镇和社区,抽取年龄≥60岁的常驻居民8 529例,其中既往有房颤病史或调查时完善心电图明确诊断房颤的患者301例。将房颤患者按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分出认知障碍组55例及认知正常组246例。采用基因测序方法对房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的主要房颤相关基因、衰老相关基因及认知障碍相关基因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力劳动、非独居是老年房颤认知障碍的保护性因素(OR=0.206、95%CI:0.048~0.873;OR=0.286、95%CI:0.089~0.922;均P<0.05)。Klotho(rs571118)TT和载脂蛋白E(ApoE)ε3/ε4基因型是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22、95%CI:1.326~11.595;OR=6.843、95%CI:1.263~37.078;均P<0.05)。Klotho(rs571118)和ApoE ε3/ε4的交互作用与老年房颤认知障碍发生无相关性(OR=1.552、95%CI:0.703~3.428;OR=1.897、95%CI:0.967~3.723;OR=0.496、95%CI:0.061~4.026;均P>0.05)。结论Klotho(rs571118)TT和ApoE ε3/ε4基因型可能促进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为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心房颤动 认知障碍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chemerin 敲除在血清chemerin和其他外周代谢器官糖脂代谢酶及其上游分子过氧化物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5周龄的ICR小鼠合计48只,构建脂肪 chemerin 敲除小鼠((-/-)·fabp4:敲除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靶基因小鼠、(-/-)·adiponectin:只敲除白色脂肪的靶基因小鼠)模型,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后将其分为HFD:高脂对照组和HFD+E:高脂+运动组,雌雄平均分配。通过为期6周的有氧运动(中等强度递增式跑台运动)干预,对小鼠脂率、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血脂四项进行检测;结论:(1)有氧运动明显降低了高脂饲料喂养的雄性脂肪chemerin敲除小鼠脂含量且对脂肪chemerin敲除小鼠脂含量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2)有氧运动对雌雄脂肪chemerin敲除小鼠糖脂代谢均有改善作用,对雄性脂肪chemerin敲除小鼠的糖脂代谢作用优于雌性;(3)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脂肪chemerin敲除小鼠的血清chemerin水平、进而上调肝或腓肠肌过氧化物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以及糖脂代谢酶水平。

  • 标签: 有氧运动 脂肪 chemerin 敲除 体脂 糖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裸支架相关技术治疗涉及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的主动脉远端夹层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裸支架相关技术腔内治疗的主动脉远端夹层患者33例。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影像学资料[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根据患者主动脉直径的变化及夹层的腔血栓化情况来评价治疗效果,判断标准: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变化<5 mm为稳定;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缩小≥5 mm为有效缩小,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增加≥5 mm为扩张;腔的直径变化定义同上。记录院内并发症、出院后的临床症状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例主动脉远端夹层患者,其中男性28例,年龄为(57.6±4.9)岁。21例患者采用裸支架+弹簧圈技术,其中8例联合覆膜支架;12例采用多层裸支架技术,其中4例联合覆膜支架。术中DSA结果显示,33例患者主动脉真腔及分支动脉均通畅,腔血流速度减慢,无远端流出道栓塞及弹簧圈不良移位等不良事件。在院期间1例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肾下腹主动脉夹层内膜破裂,急诊行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院内恢复可。术后随访时间为(16.7±14.0)个月,1例患者(院内2次手术)术后出现腰背部酸痛,术后1年非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全主动脉CTA结果显示,分支区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较术前有减小趋势[(39.1±13.4)mm比(41.3±11.9)mm,P=0.469],腔最大直径缩小[(16.2±12.9)mm比(23.5±10.7)mm,P=0.014]。主动脉远端夹层最大直径有效缩小12例、稳定19例、扩张2例,主动脉远端夹层腔最大直径有效缩小22例、稳定10例、有效扩张1例。4例患者腔存在内漏,1例患者肾动脉支架处存在内漏,余患者腔血栓化良好。结论使用裸支架相关技术对涉及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的主动脉远端夹层进行腔内治疗,可以在保证分支动脉通畅的前提下,有效封闭夹层裂口,有效促进远期夹层腔血栓化及腔直径缩小。

  • 标签: 主动脉,腹 分支区 裸支架 主动脉远端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康复路径在髋关节假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髋关节假无菌性松动翻修术后临床规范化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髋关节假无菌性松动翻修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传统组沿用传统康复治疗模式,临床康复路径组实施康复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SAS焦虑评分、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康复训练达标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临床康复路径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SAS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康复路径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康复训练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专病康复路径可以有效提高髋关节假松动翻修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髋关节假松动翻修术后规范化康复管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临床路径 无菌性松动 髋关节翻修 康复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心源性胸痛(NCCP)患者中食道患病率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因NCCP就诊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52.94%),平均年龄为41.2±12.4;女性为40例(47.06%),平均年龄为43.3±10.9。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高分辨率食道测压和24 h动态食管pH监测。均值、标准差(SD)、范围、频率、百分比(如果连续和正态分布)和比例(如果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NCCP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酸反流43.53%,吞咽困难31.76%,烧心24.71%。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异常者占31.76%,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异常者占67.06%,动态pH监测异常者占34.76%。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联合24 h pH监测确定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率为42.36%。基于食管测压检查23.53%的NCCP患者无效食管动力是NCCP最常见的病因。结论通过分析食管源性引起NCCP的病因,有助于临床医生排除其它导致胸痛的高危因素,并为其诊疗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非心源性胸痛 胃食管反流病 食道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机电一化设备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了普遍使用,对提高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应该在我国现代制造行业市场发展形势日益严峻的全新背景下,对机电一化技术在智能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加快对智能制造行业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机电一体化 机械制造 智能化技术结合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疗的肾移植和肝移植受者共34例的病史资料,按时间段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为传统病原检测组,共20例,均采用传统病原检测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二代基因测序组,共14例,均采用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统计分析两组间病原学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结果回报时间、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两组间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抗体诱导方式、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代基因测序组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检测组,灵敏度高于传统检测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代基因检测组检测结果回报耗时明显短于传统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代基因测序组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低于传统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可提高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检出率,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精而准"的指向,是传统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 标签: 器官移植 宏基因组学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机电一化的电力系统智能监控与调度优化展开讨论,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分析了当前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传统监控手段的局限性、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复杂性以及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机电一化技术的智能监控与调度优化策略,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准确监控,并通过智能算法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通过案例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 标签: 机电一体化 智能监控 调度优化 电力系统 效率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国肾移植受者的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 DSA)产生规律及分析产生针对特定位点的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Q DSA)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肾移植的47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n DSA阳性受者36例,通过横断面研究观察受者产生的dn DSA的针对性位点数量及其MFI值,对比分析各位点dn DSA的受者数量及强阳性受者比例之间的差异,初步观察dn DSA的产生规律,并将dn DQ DSA阳性受者与dn DQ DSA阴性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应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寻导致dn DQ DSA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排除术前PRA阳性、移植失败、失访受者后共纳入肾移植受者470例,产生dn DSA者36例,发生率36/470(7.36%),各dn DSA位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Q位点最多为19例(52.8%),且强阳性比例最高(P<0.001)。将全部dn DQ DSA阳性受者作为观察组(19例),随机选取dn DQ DSA阴性受者作为对照组(38例),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诱导方案、输血史、移植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位点错配数是产生dn DQ DSA的相关因素(P=0.003)。结论dn DQ DSA是中国肾移植受者群dn DSA主要组成部分,DQ位点应作为影响参数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肾脏匹配算法,以降低dn DQ DSA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 供者特异性抗体
  • 简介:粘膜皮肤色素沉着也称为黑色素斑,这种情况常出现在皮一杰氏(Peratz—Jeghers)综合征中,它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的相关性是口唇和口腔及肢体末端皮肤有黑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病。现将4例报告如下:

  • 标签: 粘膜皮肤 黑色素斑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 直视下摘除术 纤维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5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及54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Sprague-Dawley(SD)大鼠购自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构建创伤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并分为轻度休克组、中度休克组及重度休克组,选择未行任何处理的SD大鼠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及SD大鼠血清HMGB1、TNF-α、IL-1β及IL-6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比较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血清HMGB1、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HMGB1为(85.38±23.92) ng/ml比(1.56±0.38) ng/ml,TNF-α为(147.28±32.38) pg/ml比(10.81±2.28) pg/ml,IL-1β为(170.28±49.28) pg/ml比(8.19±2.17) pg/ml,IL-6为(168.92±45.29) pg/ml比(105.98±27.5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51、30.895、24.147、8.723,均P<0.05)。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HMGB1与TNF-α、IL-1β、IL-6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7、0.611、0.731,P<0.05)。轻度休克组、中度休克组及重度休克组SD大鼠血清HMGB1、TNF-α、IL-1β及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大鼠,HMGB1分别为(99.53±7.65)、(165.26±9.56)、(225.25±26.32) ng/ml比(35.01±4.84) ng/ml,TNF-α分别为(44.32±3.01)、(57.15±4.20)、(68.25±4.78) pg/ml比(24.11±2.02) pg/ml,IL-1β分别为(1.85±0.15)、(2.23±0.14)、(2.85±0.23) pg/ml比(1.02±0.11) pg/ml,IL-6分别为(88.56±8.14)、(154.15±19.58)、(201.23±15.50) pg/ml比(50.23±4.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902、401.744、328.216、381.541,均P<0.05)。创伤失血性休克SD大鼠血清HMGB1与TNF-α、IL-1β、IL-6相关性:创伤失血性休克SD大鼠血清HMGB1与TNF-α、IL-1β、IL-6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43、0.719、0.823,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中血清中HMGB1与炎症因子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炎症反应标志物。

  • 标签: 创伤失血性休克 高迁移率蛋白B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