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学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2月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240例高学历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Link量表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202例高学历精神分裂症患者贬低-歧视感知分量表得分,应对方式分量表中保密、分离、教育、挑战得分,情感体验分量表的误解、不同/羞耻维度得分,分别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住院次数的高学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学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较高的,提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进行干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学历 病耻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放线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32例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和转归。结果男19例,女13例,年龄16~76岁,平均为(58±12)岁;50岁以上20例。26例伴有基础疾病,16例有吸烟史。8例经胸外科手术后确诊:男5例,女3例,年龄41~58岁,平均为(48±8)岁;5例有基础疾病。24例未行胸外科手术,男14例,女10例,年龄16~76岁,平均为(54±14)岁,19例有基础疾病。32例中咳嗽25例,咳痰21例,发热16例。ESR为2~114 mm/1 h,平均为(28±31) mm/1 h,15例>20 mm/1 h。C反应蛋白为1~116 mg/L,平均为(28±45) mg/L,16例>8 mg/L。胸部CT以局灶实变影(18例)、团块影或结节影(12例)常见。手术的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发热,非手术的患者中有1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织培养或病理放线菌检出率最高(7/8),其次为支气管镜下呼吸道标本培养(16/26),而合格痰培养的阳性率为55.6%(10/18)。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口服抗生素治疗,其中14例曾静脉使用过抗生素;27例使用≥2种抗生素,其中25例使用青霉素或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药物。32例中30例治愈或好转。结论本组肺放线菌病患者以有基础的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影像学表现以局灶性肺实变为主;外科手术组织标本培养的放线菌检出率高;治疗方案以联合应用抗生素为主。本组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放线菌病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风险评估对上海6岁儿童进行龋分级管理,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在上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城郊4个区19所学校2127名儿童参与调查,按学校随机整群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照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提出的龋风险评估指南(CAT),评估所有参与研究儿童的患龋风险等级,得到基线。试验组儿童根据高、中、低患龋风险等级,按照CAT中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实施龋分级管理。对照组儿童按照上海市基本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干预1年前后的患龋情况及新发龋发病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龋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1691名儿童参与了2019年复查,失访率为20.50%。去除部分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口腔检查表与问卷调查表的儿童共1655名,其中试验组826人、对照组829人。2018年参与研究儿童总患龋率为62.25%,干预1年后,总患龋率升高至68.22%,其中试验组儿童患龋率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儿童干预1年后患龋风险等级升高比例远低于对照组儿童。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新发龋发病率分别为37.6%、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954,P = 0.000)。每天三餐之外进食含糖零食或饮料的频率(P对照 = 0.031,OR对照 = 0.573;P试验 = 0.002,OR试验 = 0.471)、晚上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频率(P对照 = 0.043,OR对照 = 0.708;P试验 = 0.026,OR试验 = 0.706)、每天刷牙次数(P对照 = 0.000,OR对照 = 0.456;P试验 = 0.000,OR试验 = 0.178)是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共同的龋相关危险因素。对照组儿童的龋相关危险因素还包括孩子开始刷牙的年龄(P = 0.037,OR = 0.380),开始刷牙年龄越小,患龋可能性越低。局部涂氟为试验组儿童的龋保护性因素(P = 0.000,OR = 0.554)。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龋分级管理能有效降低上海6岁儿童患龋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龋齿 疾病管理 危险性评估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贝赫切特并发肌腱端炎可能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了解病因及发展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2例并发肌腱端炎的贝赫切特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贝赫切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足部胀痛,超声提示肌腱端炎。结论肌腱在贝赫切特病程发展中有着慢性变化。风湿病患者中应重视该疾病与肌腱端炎的相关性,积极治疗以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肌腱端炎 脊柱关节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 验证虎符铜砭刮痧技术改善糖尿肾病睡眠质量的有效性。 方法: 将 40例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技术治疗与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 PSQI)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1月后的睡眠质量,使用中医证候积分表于治疗前及治疗 1 月后计算患者的中医证候得分。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PSQI 总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在干预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结论:虎符铜砭刮痧技术可有效改善糖尿肾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虎符铜砭刮痧技术 糖尿病肾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 - 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居民的碘缺乏监测结果。方法自山东省日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6 - 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居民的碘缺乏监测资料,分析内容包括2017年度日照市居民饮用水碘含量;2016 - 2018年8 ~ 10岁儿童、孕妇家中食用盐碘含量、尿碘水平,以及8 ~ 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结果2017年在日照市共采集饮用水水样431份,水碘中位数为4.8 μg/L。2016 - 2018年,日照市儿童及孕妇家中食用盐非碘盐率分别为11.09%(153/1 380)、19.07%(302/1 584)、6.92%(90/1 301),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80.94%(1 117/1 380)、65.03%(1 030/1 584)、84.63%(1 101/1 301),其中2017年非碘盐率最高(χ2 = 75.38,P < 0.05),而合格碘盐食用率最低(χ2 = 56.52,P < 0.05);检测8 ~ 10岁儿童尿样分别为829、891、881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5.8、243.0、164.8 μg/L;检测孕妇尿样分别为396、381、420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1.5、148.3、105.2 μg/L;8 ~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1.50%(13/866)、0.89%(8/901)、1.25%(11/881),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41,P > 0.05)。结论日照市属环境缺碘地区,当地居民碘营养总体上处于适宜水平,但孕妇近年呈碘不足状态,是科学补碘措施所需关注的重点。

  • 标签: 儿童 孕妇 尿 盐类 甲状腺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洗涤菌群移植(WMT)治疗脆性糖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脆性糖尿病患者10例,完成4周导入期后开始接受WMT治疗。于治疗基线(T0),治疗后1周(T1W)、1个月(T1M)、3个月(T3M)收集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相关指标、胰岛素使用剂量、糖化血红蛋白、标准馒头餐试验血糖和C肽、血脂、低血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在T0和T1W进行持续葡萄糖监测,在T0和T1M进行糖尿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T0比较,胰岛素使用剂量从T1W即开始降低,至T1M下降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血糖监测结果显示,与T0比较,治疗后空腹和三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频次、低血糖指数以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葡萄糖监测结果显示,与T0比较,T1W时血糖≤3.9 mmol/L和血糖≥11.1 mmol/L的时间百分比均降低[分别为1.46%(0.06%,3.08%)和0(0,0.18%),21.95%(16.02%,44.68%)和5.52%(0.57%,19.93%)],而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分别为(44.36±25.24)% 和(74.40±19.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C肽及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及随访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至T3M时治疗整体有效率达70%(7/10),与T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T0比较,治疗满意度总评分在T1M时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6.0±2.0)和(18.0±2.0)分,t=9.847,P<0.01]。结论WMT用于脆性糖尿的治疗具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1型 脆性糖尿病 洗涤菌群移植 血糖波动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津市13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临床及流行学特征。方法收集天津市135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临床及流行学资料,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病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5例病例中,男性72例,女性63例,年龄(48.62±16.83)岁,病死率为2.22%。74.81%的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地传播。共发生33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85.92%。疾病的中位潜伏期为6.50 d,代间距平均为5.00 d,家庭内续发率为20.46%。发热的病例占比78.63%,其次为咳嗽56.4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8,95%CI:1.010~1.167)、慢性基础性疾病种数(OR=1.709,95%CI:1.052~2.777)是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COVID-19病例早期以发热为主,本地聚集性疫情为确诊病例的主要构成,高年龄、有多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容易转为重症,对密切接触者严格隔离及加强高危人群的救治是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利用天津市死因监测信息和户籍人口信息,分析1999—2016年天津市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死亡流行学特征、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以2000年世界人口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1999—2016年天津市AMI院前死亡率为39.47/10万~90.6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92/10万~53.90/10万,AMI院前死亡构成比为73.96%~81.92%,呈平稳趋势(t=1.09,P>0.05),老年人、女性、农村居住、未婚、离婚和丧偶、文化程度低以及户外工作者AMI院前死亡比例较高。

  • 标签: 心肌梗死 死亡 人群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津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COVID-19的流行学特征提供更多证据,并对前期基于有限证据和经验实施的防控措施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一起发生在集体单位内的聚集性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及其他流行学特征描述。结果自第一例指示病例于1月15日发病后,该单位相继发现10例确诊病例,且疫情从单位传播到4个家庭内,致7人发病。17例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5(19~79)岁;其中10例职工病例全部为男性,7例家庭聚集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4例。职工病例中,8例办公地点在CW车间,2例在行政办公楼。病例的暴露-发病间隔中位数为4 d,其中职工病例暴露-发病间隔中位数为4.5 d,家庭聚集病例为4 d。初期发病未实施隔离措施的病例发病-就诊间隔中位数为4 d,发病期间开始居家隔离的病例发病-就诊间隔中位数为2.5 d,发病前开始居家隔离的病例发病-就诊间隔中位数为0.5 d。结论COVID-19传播过程中存在单位和家庭聚集性,在疫情发生初期,准确、迅速的采取封控措施完全可以阻止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大范围扩散。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