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放式前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诊的36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例患者行前入路无张力修补手术,观察组18例患者行开放式后路无张力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55.6%(10/1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1.1%(2/18),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后入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修补 腹股沟疝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实习带教工作的特点,分析了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方法,有利于带教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护理缺陷、差错和纠纷,以保障对护生护理安全的有效管理。

  • 标签: 临床带教 护理安全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疗法在锁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社区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19例实行克氏针手术治疗,观察组19例进行钢板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钢板手术和克氏针手术后,治疗效果良好,对照组优良率为94.7%、观察组优良率为92.1%,两种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休息,身体恢复较快。结论克氏针手术疗法和钢板手术疗法在锁骨骨折治疗上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社区医院大量推广采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对类风湿关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配合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 类风湿关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检出情况、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10 51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病史及鼻咽分泌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RV。结果HRV总检出阳性率为14.2%(1 493/10 514),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6,P=0.157);2013年至2019年HRV各年检出率分别为9.7%、14.6%、19.1%、18.6%、18.1%、11.0%、11.4%,HRV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580,P<0.001);HRV全年散发,具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两季检出率最高(6月~11月),其次为春季,冬季最低;28 d~6月龄、~2岁、~7岁、>7岁组HRV检出率分别为14.2%、15.5%、13.5%、9.8%,各年龄段HR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4,P<0.001);2岁以下儿童HRV阳性检出率较高(χ2=7.711,P=0.005)。HRV引起呼吸道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以支气管肺炎为主(68.9%),其次为支气管炎(13.2%),混合其他病毒感染比HRV单一感染更易出现喘息及肺部啰音(χ2=9.483、10.821,P=0.024、0.013),混合支原体感染比HRV单一感染更易出现发热及大叶性肺炎(χ2=51.585、96.060,P均<0.001);57.8%患儿白细胞升高,CRP增高者(CRP>15 mg/ml)占15.6%,白细胞、CRP增高在2岁以下儿童更为明显(χ2=26.097、55.973,P均<0.001)。结论HRV是近七年来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重要病原之一,全年均可发生,流行高峰在夏秋季,2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化,混合其他病原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更重。

  • 标签: 儿童 鼻病毒 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 简介:[ 摘 要] 目的 :探讨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M- EMR) 在肠道广基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在 传统EMR 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圈套器尖端弧形切开息肉基底部边缘的改良 EMR 技术切除广基息肉,并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 :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方面, 改良EMR组明显低于 ESD 组;在息肉残余方面,改良 EMR 组 比ESD 组略低。结论:改良 EMR 技术可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治疗费用,易于操作,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 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广基息肉
  • 简介:[ 摘 要] 目的 :探讨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M- EMR) (又称为Hybrid-ESD)在肠道广基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传统EMR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圈套器尖端弧形切开息肉基底部边缘切除广基息肉,并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 :因样本量较少,2组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残余、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具有可比性。M-EMR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三项明显低于ESD 组(均P<0.05) 。结论:对于直径<15mm的广基肠息肉M-EMR术可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治疗费用,易于操作,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 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广基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分析,以期明确中国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全国多中心共计22家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及遗传相关病史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磁共振严重性评分进行打分,并按性别分组,对不同性别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62例,男∶女为1∶1.95,起病年龄(40.35±8.42)岁,主要症状是认知障碍(82.3%,51/62)及运动症状(77.4%,48/62)。全部患者的MMSE评分为(18.79±7.16)分,MoCA评分为(13.96±7.23)分。按性别分组后,男性的MMSE及MoCA评分分别为(22.06±5.31)、(18.08±5.60)分,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5.53±7.41)分,t=2.954,P=0.006;(10.15±6.26)分,t=3.328,P=0.003]。最常见的影像学特征为双侧非对称的白质改变(100.0%)。磁共振严重性评分为(27.42±11.40)分,其中女性白质病变评分[(22.94±8.39)分]显著高于男性[(17.62±8.74)分,t=-2.221,P<0.05]。62例患者中共发现36个CSF1R基因突变,其中c.2381T>C/p.I794T最为常见,17.9%(10/56)的先证者携带该位点。结论中国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进行性运动和认知障碍为主,影像上以双侧非对称的白质改变为核心特征。该病在表型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认知障碍及影像改变较男性更为严重。本研究共发现36个CSF1R基因突变,其中c.2381T>C/p.I794T为热点突变。

  • 标签: 脑白质病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受体,集落刺激因子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