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CHANNEL流程道评估法对急诊困难道的预测能力。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行道管理的患者,若条件允许,对其同时应用基于CHANNEL流程和改良Mallampati分级(modified Mallampati test, MMT)进行道评估,完成后予直接喉镜下显露声门继而进行Cormack-Lehane分级。以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或Ⅳ级定义为困难道。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应用MMT、CHANNEL流程进行道评估时预测困难道的能力。结果接受急诊道管理的312例患者中有122例被纳入研究,基于CHANNEL流程道评估法预测困难道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1%,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为0.948(0.907~0.988)。与MMT比较,基于CHANNEL流程道评估法对困难道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更大(P<0.05)。结论基于CHANNEL流程道评估法可有效准确预测急诊患者的困难道。

  • 标签: CHANNEL流程 气道管理 困难气道 评估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收集确诊及排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病例特点并拟定可疑患者急诊发热门诊筛查流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9日至1月26日于北京协和医院发热门诊筛查的有流行病学史及呼吸系统症状或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eal time RT-PCR)结果确诊或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共筛查46例患者,其中9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37例为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于发病前2周内有武汉旅居史的比例较高(P<0.05),但两组在年龄、性别、其他流行病学特征及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100%),但该症状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咽痛等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P<0.05),且胸部CT均有肺炎表现。胸部CT正常者中均未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但胸部CT阴性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推荐急诊与发热门诊采取基于流行病学史、胸部CT阳性再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筛查流程以降低漏诊率并提高筛查效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发热 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