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然而作为新宰相的王安石似乎在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进策”时.就认为与其“学术素异”的苏轼一旦大用就会防碍变法。所以从苏轼还京伊始就没有丝毫争取他重用他的意思。相反地将这位有着制科三等并当过一任地方官光荣履历的苏轼。安置于直使馆判官告院闲职,并在后来屡次打消神宗起用苏轼的动议。从现有的史料来看.王、苏后来交恶、敌意首先发自王安石一方。可以说.王安石基于苏轼的资格声望和学术见解.为了自己的变法顺利进行而有意抑制苏轼在政治上的发展,按宋人钱世昭的说法,是忌“子赡为宰相耳”。倒是司马光在努力地为苏轼争回这份公道.在神宗面前多次推荐苏轼未果。相形之下.其秉性的公正显得更值得信赖。从另一个角度看司马光举荐苏轼未必出于拉拢之目的.王安石为自己制造政敌确是事实。

  • 标签: 政治家 苏轼 人生理念 再认 实践 从政
  • 简介:我和许多徐州人一样是一位苏轼的崇拜者.尽管在我心目中崇拜的人物很多,但苏轼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能被另外的人取代的,我常扪心自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徐州人这样痴迷于一位已离开我们九百多年的“老市长”呢?是他“大江东去”的千古绝唱与气冲霄汉的豪迈情怀吗?是他那儒释道三教思想并融和其“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弃儿”的潇洒风流吗?是其医学、饮食、养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全能的旷世奇才吗?

  • 标签: 苏轼 人生理念 政治家 再认 实践 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