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在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中使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法研讨其效果。方法:实验时间开展区段在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危重症患者对象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能明显改善危重病人肠道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管理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影响着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营销行业来说,数字化技术为电力营销服务带来了全新的机

  • 标签: 电力营销 大数据 数字化管控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领域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现有计量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但是由于我国当前部分地区电力系统中计量装置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目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需要对电力营销计量改造进行研究。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电力营销管理,电能计量装置是保障电力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改造,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保证客户用电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计量与核算 电力营销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于眼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2021.3——2023.3期间,我院眼科接收的患者,共计120例,规范性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管理方案,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纳入均等,分别行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结果:统计两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值15.00%,P<0.05。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观察组评价值96.67%远高于对照组评价值81.67%,P<0.05。结论:于眼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显著。

  • 标签: 眼科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不安全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美术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决定着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实现。由于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较高,将游戏教学法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快速掌握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美术能力等各项能力,快速实现美术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快速成长。

  • 标签: 小学美术 游戏教学法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元启发策略的放疗自动计划方法(ATP-STAR),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ATP-STAR方法的主要过程为先对优化参数进行向量化编码,采用高斯卷积修正优化参数,再利用模拟退火选择备选优化参数向量集,结合射野通量优化,并行探索最优的优化参数组合,实现计划自动试错。选取20例肿瘤个体化差异较大的病例进行方法测试。邀请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物理师进行人工计划设计。人工计划和ATP-STAR计划均基于开源matRad计划系统完成,射野及处方剂量与临床治疗计划保持一致。分析不同病种ATP-STAR与人工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差异。结果对靶区而言,ATP-STAR计划的均匀性优于人工计划(脑瘤:z=2.28, P=0.022;肺癌:z=2.29, P=0.022;肝癌:z=2.11, P=0.035),脑瘤和肝癌ATP-STAR计划的适形性与人工计划相当,肺癌ATP-STAR计划的适形性略差于人工计划(z=2.29, P=0.022)。对脑瘤的危及器官而言,相比于人工计划,ATP-STAR计划的左眼晶状体Dmean平均受量由2.19 Gy降至1.76 Gy(z=2.28, P=0.022),左视神经Dmean由11.36 Gy降至10.22 Gy(z=2.28, P=0.022),右视神经Dmax由32.92 Gy降至29.97 Gy(z=2.10, P=0.036),垂体Dmax由39.53 Gy降至35.21 Gy(z=2.29, P=0.022)。对肺癌的危及器官而言,ATP-STAR计划的脊髓Dmax平均受量由38 Gy降至31.17 Gy(z=2.12,P=0.034),双肺Dmean由8.51 Gy降至8.07 Gy(z=2.29, P=0.022),心脏Dmean由3.21 Gy降至2.69 Gy(z=2.29, P=0.022)。对肝癌的危及器官而言,ATP-STAR计划的脊髓Dmax由18.19 Gy降至14.76 Gy(z=2.11,P=0.035),肝脏Dmean由15.61 Gy降至14.45 Gy(z=2.11, P=0.035),肾脏Dmean由4.76 Gy降至4.04 Gy(z=2.10, P=0.036)。结论ATP-STAR方法较少依赖人工计划设计经验,易于推广,有望改善调强放疗计划质量及一致性,并节省临床人力和时间成本。

  • 标签: 放射治疗 自动计划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和验证基于眼底照片影像组学特征的糖尿病足分类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照片共2 035张[糖尿病足(DF)患者282张,糖尿病(DM)患者1 753张],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按7∶3将所有眼底照片随机分成训练集(1 424张)与测试集(611张)。眼底照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后,通过Radiomic工具包提取基于灰度矩阵的4 128个纹理特征,并用ToolboxDESC工具包提取了11 339个其他特征。采用LASSO算法选取出与DF最相关的30个特征,再使用Bootstrap+0.632自助采样法进一步筛选出7个最佳组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求得回归系数,建立最终的糖尿病足分类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以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筛选出7个糖尿病足患者眼底照片影像组学标记物,且构建的DF/DM分类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958 6、0.984 0、0.920 0、0.928 0;在测试集中得到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927 1、0.988 9、0.881 0、0.896 9。结论本研究采用了影像组学技术筛选出7个糖尿病足眼底影像组学标记物,基于此构建了高精度的可简便应用的DF/DM分类模型。该技术具有提高糖尿病足筛查效率的潜力。

  • 标签: 糖尿病足 眼底照片 影像组学 分类模型
  • 简介:摘要糖尿病皮肤病变是最常见但最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近年来研究提出,糖尿病皮肤病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糖尿病足的发生,因此对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早期防治也未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因此不乏见到因皮肤病变导致严重糖尿病足并最终截肢的病例。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从皮肤结构、慢性炎症损伤、皮肤微环境等方面,归纳总结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糖尿病皮肤功能障碍潜在的发病机制,阐述皮肤微生态对于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影响,为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皮肤病变 皮肤结构 皮肤功能障碍 皮肤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多目标优化(MCO)技术提高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5例已完成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每个病例都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随机选择40个病例的调强放疗计划作为训练集1,通过多目标优化技术对训练集1中的放疗计划进行预处理,构建新的训练集2。将初始训练集1和处理后的训练集2作为样本,分别训练得到传统的KBP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技术精炼后的MCO-KBP模型。在剩余15个病例中随机选择5例作为验证集,其余10例作为测试集。验证通过后用测试集对初始的人工计划以及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计划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靶区剂量(D95%)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适形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基本一致(P>0.05),且MCO-KBP模型生成的自动计划中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比传统KBP模型更低(脑干Dmax平均偏低2.13 Gy,左、右腮腺Dmean分别平均偏低1.39、1.59 Gy,左、右视神经及垂体的Dmax分别平均偏低1.42、1.16、1.88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KBP模型相比,精修后的MCO-KBP模型设计的调强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具有明显优势,利用MCO技术提高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是可行的。

  • 标签: 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 多目标优化 放射疗法自动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网络特征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入组,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足组。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社会网络特征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征、社会网络功能性特征,同时记录社会网络成员的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特征和社会隔离情况。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社会网络特征对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糖尿病足组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62例。对于总体而言,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更低(OR值=0.960)、网络成员平均年龄更低(OR值=0.918)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均P<0.05);对于男性患者,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越低(OR值=0.949)、家庭成员占比越高(OR值=1.024)、与不适相关的情感支持越高(OR值=1.739)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均P<0.05);在女性患者中,家庭成员所占比例高(OR值=1.045)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社会隔离和社会网络成员平均年龄、不适相关的情感支持与糖尿病足关系密切。社会网络成员中非家庭成员所占比例在糖尿病足的防治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社会网络 社会隔离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给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社会发展代价巨大。特别是在发电行业中,由于传统发电技术需要耗费较多的煤炭资源,而且存在严重污染问题。因此在发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无论是缓解我国能源危机还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风力发电的现状和风力发电技术应用的优势入手,分析风力发电技术,并进一步对风力发电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新能源 风力发电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学生时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不但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还可以开拓思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如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方法不当的问题,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所以必须要加大改进力度,提高教学实效。

  • 标签: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对数学文化进行有效渗透,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以及质量,还可以对小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学科素养进行进一步的培育。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当中,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更为充分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到小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采取最为高效、最为合适的数学文化渗透方法,进而使得小学生可以在数学文化的影响之下更好的运用、掌控、理解以及认识数学课程知识,最终进一步达到高效教学的重要目的。基于此,本文就对通过数学文化课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解析与探究,以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策略探究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对小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行培育,只有具备独到的思维方式以及强大的思维能力,才可以进一步实现更高的创造力。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拥有着不同的思维灵敏度以及思维方式。充分根据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学校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极度注重,让学习成为锻炼思维的工具。所以,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当中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建,能够进一步启发小学生自身思维的积极性,形成极为优质的学习品质,进而使得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可以在教学课堂当中得到更为高效的发展。

  • 标签: 小学数学 课程教学 有效问题情境 创建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中报道1例糖尿病足病患者化脓性感染破溃,经传统微生物检测手段未检出病原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出现新发脓肿破溃,炎性指标不下降,最终经病原高通量DNA检测技术,诊断为偶发分枝杆菌复合物感染,并通过使用莫西沙星+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辅以洗必泰泡脚,最终治愈的病例。该病例提示在糖尿病足感染治疗过程中,若常规检测手段多次取样仍不能测出病原体,可以考虑病原高通量DNA检测技术;局部应用氯己定抑菌等治疗,或可避免患者截肢结局。

  • 标签: 糖尿病足 分枝杆菌,偶发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业生涯中的基础,对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通过教师不断改善教学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改变以往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便可提高教学质量。如今,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改变教学模式是教师们当下的重要课题,接下来针对这些课题提出探讨。

  • 标签: 小学数学 改进优势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持续不愈合是导致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敷料应用是治疗DFU的关键部分。现代敷料应用于DFU创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期较高质量证据推荐采用新的循证治疗方式,如蔗糖八硫酸盐敷料等。该文对近10年现代敷料的种类、特征和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现代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效果。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评机体舒适感、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三项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三项指标自主评分分别为(8.31±0.13)分、(8.31±0.13)分、(8.54±0.2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4±0.28)分、(7.61±0.14)分、(8.01±0.11)分(P值均<0.05);②观察组对护理总满意率为88.24%优于对照组的58.82%(P值<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时,护理成效优于常规模式。

  • 标签: 宫颈癌放疗患者 综合护理模式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垂体功能低下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的诊疗思路。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席汉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多年后出现Graves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查阅pubmed、万方、维普、知网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国外有1例类似报道,国内尚无报道。席汉综合征患者定期复查评估垂体各轴功能状态时,应注意到甲状腺功能可能存在相互转化,也可能存在Graves病可能,应注意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并注意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皮质醇-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结论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可能存在多种变化可能,临床应注意识别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席汉综合征 垂体功能低下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亢进 Graves病 药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