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低剂量螺旋CT(LDCT)对恶性孤立肺结节(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120例LDCT检出的孤立肺结节(SPN)患者。术前检测CTC、测量LDCT上肺结节实成分占比(Cdmax/Td),以术后病理为诊断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C、CTC联合LDCT对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TC与MSPN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结果120例SPN中,恶性肺结节102例(85%),其中肺腺癌97例(81%);含浸润成分的MSPN[包括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CTC明显高于不含浸润成分的MSPN[原位腺癌(AIS)][10.65(9.05~12.70)比8.00(6.85~10.20) FU/3 ml,Z=-3.119,P<0.05];CTC、Cdmax/Td预测MSPN是否含浸润成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55;CTC联合Cdmax/Td预测MSPN是否含浸润成分的AUC大于Cdmax/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14比0.855,Z=2.243,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TC与肺腺癌LDCT肿瘤最大径(Td)、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7.118、14.474、4.368,P<0.05),与恶性结节脉管侵犯、胸膜侵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无相关(χ2=1.601、0.822、0.457,P>0.05)。结论CTC对MSPN病理浸润具有预测价值;CTC联合LDCT对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纯影像预测;CTC与Td、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呈正相关。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螺旋CT 肺结节 肺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低剂量螺旋CT(LDCT)检出的孤立肺结节(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120例LDCT检出的SPN患者。术前检测CTC,并与癌胚抗原(CEA)比较,以术后病理为SPN恶性诊断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C在SPN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CTC与恶性肺结节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120例SPN中,经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肺结节102例(85%),良性肺结节18例(15%);恶性肺结节CTC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10.5比7.5 FU/3 ml,Z=-3.834,P<0.01);CTC鉴别SPN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84比0.625,P<0.05);CTC截断值为8.15 FU/3 ml时,敏感度78%(79/102),特异度67%(12/18);单因素分析显示CTC与肺腺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12.894、4.073,P<0.05),与肿瘤最大直径、胸膜侵犯、脉管侵犯无明显相关(χ2=2.044、0.696、1.470,P>0.05)。结论CTC在LDCT检出的SPN恶性鉴别上较CEA更具优势,且与临床IA期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后TNM分期上调有关。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低剂量螺旋CT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细胞中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实验组,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细胞增殖活力。(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3)初始生理状态下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4)Per2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后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5)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协方差分析。结果(1)细胞增殖活力: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90%±0.14%和0.52%±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6,P<0.05)。(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73±41)个和(50±1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4,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6±27)个和(21±9)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P<0.05)。(3)初始生理状态下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初始生理状态下,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7±2.7、20.4±6.6、12.4±2.5;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2.4±0.5、8.5±2.2、27.3±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2,2.982,-5.034,P<0.05)。(4)Per2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后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Per2激动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1±2.2、22.4±6.2、16.6±4.2;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9.9±3.1、18.4±5.6、15.3±2.3。实验组细胞Per2激动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300,10.087,-4.187,P>0.05);对照组细胞Per2激动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46,3.501,9.294,P<0.05)。Per2激动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和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00,7.582,P>0.05);两组细胞HDA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4,P<0.05)。Per2抑制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1±1.7、7.5±2.2、22.8±4.2;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3.1±0.9、9.3±3.2、28.4±5.8。实验组细胞Per2抑制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24,5.105,-10.245,P<0.05);对照组细胞Per2抑制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815,1.568,-1.439,P>0.05)。Per2抑制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和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965,82.134,P<0.05);两组细胞HDA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16,P>0.05)。(5)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HDAC1抑制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4±3.5、24.2±3.4,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3.1±1.2、26.8±5.2。实验组细胞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 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59,P>0.05);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7,P<0.05)。对照组细胞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40、1.058,P>0.05)。HDAC1抑制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4,P>0.05),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800,P<0.05)。结论食管肿瘤细胞中Per2和HDAC1 mRNA表达水平升高,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降低。Per2 mRNA高表达可能会激活下游靶向蛋白HDAC1的表达升高,抑制细胞表面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

  • 标签: 食管肿瘤 Per2 组蛋白脱乙酰酶 E-钙黏蛋白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