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侵犯喉返神经治疗中,总结外科处理实施情况。方法:于2008.1-2020.8期间,因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侵犯喉返神经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纳入32例病人。总结外科处理实施效果。结果:对参与调研的32例病人中成功分离神经共计30例、构成比为30/32(93.75%),神经端端吻合者共计2例,构成比为2/32(6.25%)。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无任何病人发生死亡。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侵犯喉返神经治疗中,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保留喉返神经,行粘连松解,神经减压,如无法分离粘连,则在尽可能保留神经的的情况下行神经局部切除端端吻合,个别难以吻合者考虑颈袢或其他方案的神经重建,以期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喉返神经 外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探究纳米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方法:于2019.1-2021.1期间因微小甲状腺癌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中实施纳米碳示踪技术共纳入30例病人,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改良小切口手术但未进行纳米碳示踪技术的30例进行对照。总结纳米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结果:经对照研究组病人血钙水平较高、PTH水平较高、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两组差异明显,P值低于0.05。结论: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纳米碳示踪技术,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此技术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 标签: 微小甲状腺癌 纳米碳示踪 改良小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甲状腺癌术中喉返神经保血供的原位保留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均实行喉返神经保血供的原位保留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甲状腺肿瘤均被切除,术后病情康复情况良好,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结论: 甲状腺癌术中采用喉返神经保血供的原位保留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癌术 喉返神经保血供 原位保留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患者22例纳入研究,根据再次手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碳示踪分为研究组(应用纳米碳示踪)和对比组(不应用纳米碳示踪),每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个数。结果:研究组未出现甲状旁腺误切切口,对比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为36.4%,研究组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大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示踪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手术效果更好。

  • 标签: 纳米碳示踪 甲状腺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析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应用研究。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至 2020 年 6月收治的27例甲状腺癌术中误切除甲状旁腺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这27例患者分为两组,术中发现误切旁腺的14例为观察组。未发现误切旁腺的1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甲状腺癌根治术,未做旁腺移植,观察组给予患者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并且对比两组患者PTH水平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以及短暂性甲状旁腺减退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的PTH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短暂性甲状旁腺减退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