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一株新鉴定的流行重组型HIV-1 CRF103_01B在北京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近全长基因组(near full-length genome,NFLG)遗传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新诊断或初始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监测,发现5例疑似感染CRF103_01B毒株。通过逆转录、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巢式PCR扩增HIV-1 NFLG。获得的序列与分型参考序列进行基因比对,使用MEGA11软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用SimPlot 3.5软件分析确定基因重组断点,绘制基因组结构图。基于亲本毒株同源NFLG序列比对,挑选较长的重组片段构建NJ进化树,判断可能的亲本毒株来源。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解析基因型耐药特征。结果共获得5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其中4例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感染,1例为女性。与从河北检出的4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合并分析其重组特征:在CRF01_AE骨架上,gag、pol和nef-3'-LTR基因片段被B亚型重组替换[HXB2 nt 1111±19 - 1539±16,2531 - 4478±16(片段Ⅴ),9008±23 - 9615]。亲本来源分析显示,CRF103_01B的片段Ⅳ与Ⅴ分别与北京B亚型(BJMP3294B)和g5簇CRF01_AE序列(JX112804)聚集成大单系进化簇(bootstrap值分别为97%和100%)。9个CRF103_01B病例均携带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V106I突变。结论CRF103_01B毒株最可能起源于北京MSM人群,并在北京和河北等地的MSM人群中低水平持续流行,并经异性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播散。需加强该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监测,关注疾病进展。

  • 标签: CRF103_01B 近全长基因组 男男性行为 流行重组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EB病毒(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是一种与慢性EBV感染相关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其细胞的胞核中表达EBV编码RNA(EBER),在2016年版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瘤分类中将其列为单独实体。该淋巴瘤发病以老年人居多,免疫化疗效果差,总生存时间短,这种较差的预后与国际预后指数(IPI)分层不一致。CD30、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1有望成为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文章对EBV+ DLBCL-NOS与EBV感染的关系、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评估因素及新药时代的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艾多沙班相关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收集2011年第2季度至2022年第1季度以艾多沙班为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艾多沙班不良反应风险信号挖掘,报告数>3、ROR的95%CI下限>1和PRR>2且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的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对AE进行分类统计,选取AE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多沙班为怀疑药物的AE报告4 113例,涉及PT 996个。采用ROR法和PRR法进行计算,获得158个阳性PT信号,涉及AE报告1 898例。以报告数和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PT合并筛重后获得PT 89个,涉及AE报告1 468例。报告数居前5位的PT依次为呼吸困难、贫血、房颤、黑便、心力衰竭;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血管发育异常、泌尿生殖道出血、心脏淀粉样变性、舞蹈病、缺血性脑梗死/强心药水平升高。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的PT有45个,其中急性肾损伤、肾功能损害、间质性肺疾病等报告数较多、信号较强。结论出血相关事件仍为使用艾多沙班期间需重点监测的药物AE;艾多沙班还可能导致肾损伤和间质性肺疾病,需重点关注。

  • 标签: 抗凝药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艾多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