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纤维性错构瘤(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FH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1年10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的33例FHI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及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范围6个月至6岁,平均16.7个月,男患儿21例,女患儿12例,发病部位包括躯干(21例)、四肢(11例)、颈部(1例)。均表现为无痛性孤立性浅表软组织肿块,大小为1.5~9.0 cm(平均3.8 cm)。镜下均由成熟脂肪组织、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束及原始间叶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14例中见多少不等的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样区域。免疫组织化学示梭形细胞和原始间叶成分不同程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多数病例中梭形细胞表达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伴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样区域均强表达CD34,脂肪细胞恒定表达S-100蛋白,Ki-67阳性指数1%~5%。6例行二代测序检测均存在体细胞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重复突变,共检出3种不同的突变类型:p.Asn771_His773dupAsnProHis、p.Pro772_His773insProProHis和p.His773_Val774insThrHis。应用q-PCR方法对该6例及另外15例FHI进行验证,均显示有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重复突变。结论FHI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器官样三相性形态是其特征性的组织学特点,体细胞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重复突变是其分子特征。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外显子 突变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SMARCA4缺失胃癌。患者女,69岁,因腹胀伴恶心、呕吐入院。磁共振成像检查示胃窦部占位,胃镜活检示腺癌。镜下观察:肿瘤组织主要由大小不等的实性细胞巢构成,局部见形成不良的腺管状、筛状及失黏附性的条索状结构,局部胃黏膜内观察到印戒细胞癌的形态,肿瘤细胞未见横纹肌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SMARCA4缺失。诊断为胃SMARCA4缺失的低分化腺癌。需要与神经内分泌癌和肝样腺癌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凝血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报道COVID-19凝血特征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20年1月1日至5月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对不同疾病分型COVID-19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9个回顾性研究,共计6 994例COVID-19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重症患者相比,轻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较高[加权均值差(WMD)=20.11,95%CI 11.53~28.69,P<0.001],APTT(WMD=1.30,95%CI 0.31~2.30,P=0.01)更长,D-二聚体(WMD=-0.41,95%CI-0.58~-0.24,P<0.001)、FIB(WMD=-0.58,95%CI-0.76~-0.39,P<0.001)较低,凝血酶原时间(PT)(WMD=-0.51,95%CI-0.92~-0.10,P<0.001)更短;危重患者血小板计数较低(WMD=-14.75,95%CI-29.73~-0.23,P=0.044),D-二聚体较高(WMD=1.06,95%CI 0.65~1.47,P<0.001)。(2)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低(WMD=-36.40,95%CI-63.23~-9.58,P=0.008),D-二聚体较高(WMD=6.86,95%CI4.15~9.57,P<0.001),PT(WMD=1.37,95%CI0.73~2.02,P<0.001)更长。结论凝血功能紊乱在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COVID-19患者中较常见。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和PT值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住院期间病情恶化的早期预警指标。

  • 标签: COVID-19 2019-nCoV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报道2例罕见的发生于腮腺的涎腺嗜酸细胞性脂肪腺瘤。大体观察:2例均包膜完整,1例呈多结节状,1例呈哑铃状。镜下观察:2例肿瘤均被覆薄的纤维性包膜,由不同比例的脂肪组织和大小不等的嗜酸性细胞巢混合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例嗜酸性细胞均表达人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部分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5/6、CK19、p63、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不表达S-100蛋白、Calponin、DOG1,Ki-67阳性指数约1%~2%。2例分别随访4和5个月,均未见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 配电线路故障问题一直是配电系统中常见的又难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提出了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确保供电质量与安全,并在线路出现故障时,及时地定位故障点并进行隔离,为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本文以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为切入点,分析其组成结构,切实探讨了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方式。

  • 标签: 配电线路 自动化系统 配置 运行方式
  • 简介:摘要: 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用电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的手段与技术,特别是在线路故障处理方面,更需要新技术与新配套设备的帮助,提高线路故障排查与与处理的效率。而自动化技术与其配套设备作为当前国内关注度比较高的一项新技术与设备,因其操作简便,应用在配网运行中,可以及时、准确找出故障,并精确故障的定位。因此,在配电线路故障处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 标签: 10kV 配电线路 配电自动化 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