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钝性胸主动脉损伤危险分级系统,探索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8例钝性胸主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12例,中位年龄45(21~69)岁。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及合并伤情况对患者进行主动脉损伤评分,根据评分对患者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低危组(评分≤2分)12例、中危组(3分≤评分≤5分)41例、高危组(评分≥6分)15例。分析不同分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通过住院或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8例患者中接受非手术治疗21例,接受手术修复47例,其中开放手术6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41例。急诊手术治疗16例,延迟手术治疗31例。12例低危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仅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死亡率为8.3%(1/12)。41例中危患者死亡率为19.5%(8/41),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9.8%(4/41),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8%(4/37)。15例高危患者死亡率为40%(6/15),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30.0%(5/15),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1/10)。根据危险分级,各分级主动脉相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40,P=0.020)。随访5~52个月,无院外死亡病例发生。随访中并发Ⅰ型内瘘1例,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和合并伤情况进行危险分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主动脉,胸 损伤 多发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进行肾移植术后出现TRAS并接受了血管腔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共2 230例患者进行了肾移植,其中78例发生TRAS,发生率为3.6%,27例患者接受了血管腔内治疗并得到12~8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3例(48.1%)进行了移植肾动脉造影并球囊扩张,其中2例因再狭窄而行支架置入,14例(51.9%)进行了移植肾动脉造影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患者术前血清肌酐217.1 μmol/L(98~541 μmol)与术后2周127.6 μmol/L(47~220 μmol/L)和术后12个月103.4 μmol/L(63~166 μmol/L)相比,术后血清肌酐明显降低(P<0.05);术前肾小球滤过率42.7 ml/min(8.3~105.3 ml/min)与术后2周61.8 ml/min(24.6~132.2 ml/min)和术后1年76.3 ml/min(47.3~113.9 ml/min)相比,术后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术前为234 cm/s(75~457 cm/s),术后2周为129 cm/s(52~290 cm/s)(P<0.05),1年后为118 cm/s(57~300 cm/s)(P<0.05)。随访期间,2例(7.4%)因肺部感染导致的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TRAS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肾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腔内治疗
  • 作者: 赵伯翔 刘建龙 滕皋军 倪才方 徐浩 李震 翟水亭 张彦荣 向华 杨维竹 顾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南京 210006,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035,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南京 210009,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苏州 215006,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徐州 2210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郑州 45000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石家庄 050051,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长沙 41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福州 35000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伞形Octoparms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性临床试验,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国内10家医疗单位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受试者188例。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受试者按照 1∶1随机纳入试验组或对照组,每组各94例。试验组使用Octoparms腔静脉滤器,对照组使用Celect腔静脉滤器。主要疗效指标为临床成功率,包括滤器置入的临床成功率和滤器取出的临床成功率;次要指标包括输送鞘系统的手术成功率,肺栓塞的发生率(6个月内),滤器出现断裂、移位(>20 mm)、置入/取出时倾斜(>15°)的发生率,下腔静脉血流状况(6个月内);安全性评价包括手术即刻、随访过程中滤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与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88例受试者滤器置入成功率100%,试验组87例(92.55%)进行滤器取出,对照组91例(96.81%)进行滤器取出,试验组临床成功率97.87%(92/94),对照组临床成功率98.94%(93/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77,P=0.380),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非劣效。试验组和对照组输送鞘系统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81%(91/94)、98.94%(93/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1)。滤器置入后试验组有1例(1.22%)新发无症状性肺栓塞,对照组有2例(2.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滤器断裂、移位(>20 mm)。滤器置入时倾斜(>15°)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例(1.06%),滤器取出时倾斜(>15°)试验组0例,对照组2例(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器取出术前下腔静脉血栓试验组有5例(5.75%),对照组有3例(3.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两组在滤器置入/取出过程中均未出现即刻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滤器阻塞、移位、变形、血管壁穿透、腔静脉闭塞等并发症。两组与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伞形Octoparms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使用过程较安全,非劣效于进口的Celect腔静脉滤器。

  • 标签: 腔静脉滤器 Octoparms 肺栓塞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来识别腹主动脉瘤的关键基因及并分析其相关的生物学通路。方法对68例样本(腹主动脉瘤:49例;对照组:19例)的RNA表达谱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来识别与腹主动脉瘤最为相关的基因模块。接着对模块中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随后,将样本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49例)与验证集(19例)。在训练集中,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模块中基因进行筛选,保留与腹主动脉瘤相关性大于0.5的基因。为了防止过拟合,Lasso回归算法被用来对确定腹主动脉瘤的关键基因。并使用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不同数据集的AUC值。结果WGCNA分析共得到11个基因模块,其中浅橙色基因模块与腹主动脉瘤相关性最高(r=0.21),共包含106个基因。GO富集分析提示106个基因主要显著富集于"淋巴细胞分化"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提示基因显著集中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随机森林算法共得到49个基因,而Lasso回归算法确Fc受体样蛋白A(FCRLA)、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Rap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6(RAPGEF6)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4K1)是腹主动脉瘤的关键基因。ROC曲线结果提示在训练集、验证集与总数据集中AUC值分别为0.921、0.800和0.881。结论FCRLA、CXCL13、RAPGEF6和MAP4K1是腹主动脉瘤的关键基因且与免疫浸润明显相关。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生物信息学 关键基因 免疫浸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致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8例肾动脉FMD并RV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肾动脉CTA示40支肾动脉受累,其中多灶型狭窄6支,局灶型狭窄34支。3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2例患者接受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1例患者合并肾动脉瘤行肾动脉支架置入辅以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术后平均收缩压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79±17.63)mmHg比(178.52±28.63)mmHg,t=-11.42,P<0.001]。中位随访时间35.5个月,4例患者出现肾动脉再狭窄而接受再干预治疗。结论对于肾动脉FMD合并RVH患者,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治疗安全、有效,尤其是局灶型狭窄病变患者,早中期效果良好。

  • 标签: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肾动脉 高血压 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体瘤(CBT)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亚单位(A、B、C、D)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散发性CBT患者95例,其中男43例,女52例,年龄范围为39~70岁,均为单侧肿瘤(左侧55例/右侧40例),肿瘤直径1.5~10.0 cm,Glenner分型为化学感受器瘤47例,嗜铬细胞瘤44例,混合型4例,设为CBT组;另取健康受试者95例,其中男41例,女54例,年龄范围为10~69岁,设为健康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SDH各亚单位基因外显子并测定DNA序列,分析基因突变情况,比较CBT组与健康组SDH各亚单位基因突变率,并分析突变率有差异的亚单位基因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生存的影响,探讨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理论频数<1的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1~5则采用校正检验,>5则采用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CBT组SDHB、SDHD突变率分别为26.32%、8.84%。CBT组与健康组SDHA、SDHC、SDHD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21、2.212,P>0.05);CBT组SDHB突变率高于健康组(χ2=18.4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HB突变组与未突变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变部位、肿瘤大小、Shamblin分型、浸润包膜患者、中保留颈动脉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Z=1.175、0.064、1.375、0.484、1.579、0.578、0.685、1.821,P>0.05);SDHB突变组包膜不完整、浸润临近软组织、有淋巴结转移构成比高于SDHB未突变组(χ2/Z=4.859、5.566、9.36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包膜不完整、浸润临近软组织、有淋巴结转移及SDHB突变均是导致CBT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2.264、3.596、3.117、3.320、2.4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SDHB未突变组与突变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71%、64.00%;生存曲线分析,SDHB未突变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情况优于SDHB突变组患者(χ2/Z=4.859、5.566、9.3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T患者易携带SDHB、SDHD突变基因,且SDHB突变基因与CBT分化程度、有无远端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基因突变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基于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的个体化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的疗效和初步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0月收治的32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6例;中位年龄63(37~82)岁。肿瘤初发27例,复发5例;单发26例,多发6例;肿瘤数量中位值1(1~3)个;最大直径平均2.0(0.6~4.5)cm。患者术前均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检查和VI-RADS评分,评分1~5分者分别有8、17、2、5、0例。手术医生基于影像学检查提供的VI-RADS评分和肿瘤大小、形态和数量等信息,对肿瘤进行分型(包括1、2a、2b、2c、3a、3b、3c、4a、4b和5型,分别有8、6、7、4、0、1、1、3、2、0例),并针对各型规划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手术方案,包括肿瘤切除方法、切除深度和切缘距肿瘤距离。中进一步确认肿瘤分型,按分型对应的手术方案完成手术。术后24 h内均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手术时间15(5~35)min,无中转传统电切者。所有患者肿瘤标本均含有固有肌层。25例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其中VI-RADS评分1~4分的患者分别有8、16、1、0例;25例NMIBC切缘均阴性;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中6例切缘阴性。中无膀胱穿孔、闭孔反射等并发症,术后4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予药物对症治疗或拔除尿管后缓解。术后接受二次电切者12例,其中NMIBC 10例,MIBC 2例,术后病理均未见癌。25例NMIBC患者中,定期接受吉西他滨、卡介苗膀胱灌注者分别有9、12例。MIBC患者中5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2例接受二次电切+放化疗。中位随访6(3~12)个月,1例NMIBC术后9个月复发,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结论基于VI-RADS的个体化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NMIBC和大部分MIBC切缘阴性,该式安全、可行。

  • 标签: 膀胱肿瘤 整块切除术 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肌层浸润 非肌层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子标志物并分析其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颈动脉斑块RNA芯片数据(GSE43292),共纳入64例颈动脉斑块样本(稳定型:32例;不稳定型:32例)。将64例颈动脉斑块(稳定型:32例;不稳定型:32例)的全转录组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采用一致性聚类识别离群样本并运用动态剪切树算法选择网络中的关键模块。应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与Lasso回归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模块中的基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关键基因对不稳定型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1)每例样本均得到23 307个基因。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显示当软阈值为16时符合无尺度网络,2例样本为离群样本,黄色模块与不稳定斑块相关性最高为0.6,共334个基因。(2)分析334个基因与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随机森林算法共得到CMPK1、CTP2、KLRD1、PAK1等89个关键基因;Lasso回归算法共得到嗅介蛋白样3(olfactomedin like 3,OLFML3)、DTX3L、DTX3L、SSH2等8个关键基因;支持向量机算法共得到CTP2、OLFML3、NCF2、FHAD1等11个关键基因。(3)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与OLFML3为3种算法的共同关键基因,ROC曲线分析显示,CPT2、OLFML3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5%可信区间(CI):0.71~0.93],0.77(95%CI:0.65~0.89); CPT2与OLFML3共同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82 (95%CI:0.72~0.92)。结论CPT2与OLFML3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颈动脉 不稳定斑块 生物标志物 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