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黏膜下腺导管腺瘤(ESG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搜集并观察3例ESGDA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例ESGDA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范围63~75岁,病变均位于食管下段。镜下观察:肿瘤由扩张的腺管或囊腔组成,腺管及囊腔衬覆双层上皮结构,腔缘内层腺上皮柱状、多层排列、上皮细胞嗜酸性变、局部呈乳头状突起。腺管与囊腔周围包绕一层连续的基底细胞层,肿瘤背景富含浸润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形态温和,异型性轻微。免疫组织化学:内层腺上皮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5/6、CK19、DOG1、CD117,不表达诸多黏蛋白,外层基底细胞表达CK5/6、p63、p40、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论ESGDA是一种罕见的食管良性腺上皮源性肿瘤,好发于食管下段,易误诊为食管囊肿、腺癌或唾液腺型肿瘤,认识并熟悉其组织形态学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2020年诊断的2例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光镜下对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进行观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USP6基因断裂重组情况,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探讨。结果2例送检组织大体表现为边界较清的类圆形肿块,实性、质中偏韧。镜下观察:肿瘤组织主要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疏松黏液样基质和穿插在其间的丰富的胶原组织组成。肿瘤细胞形态温和,呈梭形或短梭形,可见少量的生理性核分裂象,间质可见红细胞外渗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不表达CD34、结蛋白、β-catenin、S-100蛋白、SOX10、STAT6,Ki-67阳性指数低。FISH检测结果提示2例均具有USP6基因断裂重组。结论发生于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极为少见,认识到它的存在、熟悉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相应的分子遗传学检查可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肠道PEComa病例的资料,光镜下观察HE、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切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TFE3基因断裂重组情况,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主要位于肠道黏膜下层和肌层,界限较清,细胞呈上皮样或胖梭形,2例排列成实性片状或巢状,1例排列成显著的腺泡状,部分肿瘤细胞围绕厚壁血管向外周呈放射状排列。灶性肿瘤细胞显示异型性,未见坏死,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组织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及黑色素源性免疫标志物,其中1例肿瘤组织表达TFE3并经FISH检测证实有TFE3基因断裂重组。结论发生于肠道的PEComa罕见,需与多种肿瘤鉴别,认识到它的存在、熟悉其特征可避免误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