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芦山县滑坡灾害为例,综合已有数据并结合区内地质灾害孕灾条件选取坡度、相对高差、坡向、距断层的距离、距水系的距离、距道路的距离以及工程地质岩组为评价因子,利用ArcGIS平台,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发性评价,将研究区分为高发区、中发区、低发区和非发区。

  • 标签: 地质灾害 滑坡 易发性评价 GIS 信息量法 芦山县
  • 简介:摘要在全球经济实现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人类活动的日渐频繁使得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进而产生了地质灾害;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地质灾害在爆发规模、活动强度、损失情况等方面要更为严重,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突发性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不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制约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环境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利用地质环境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地质灾害 防治策略 地质环境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天坛医院急救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按天坛医院急救方案救治的危重症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56.9±11.1)岁(范围:29~77岁)。入院中位卡氏功能状态评分40分(范围:20~60分);浅昏迷3例,嗜睡3例,清醒12例;脑中线平均偏移0.7 cm(范围:0~1.8 cm)。患者入院后均按快速活检、快速病理学诊断和快速抢救性化疗的方案进行救治。收集患者救治情况、化疗后临床和影像学缓解率、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天坛医院急救方案救治,入院至活检的中位时间为1 d(范围:0~5 d),活检至常规病理学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 d(范围:1~4 d),常规病理学诊断至化疗的中位时间为1 d(范围:0~4 d)。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1例为双打击淋巴瘤。化疗后临床好转17例,死亡1例(死因为心功能不全),抢救成功率为17/18;影像学疗效评估,肿瘤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例。出院时,中位卡氏功能状态评分60分(范围:30~80分)。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血常规和肝功能异常。结论应用天坛医院急救方案治疗PCNSL快速有效,值得进一步推行与改进。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非霍奇金 急危重症 急救方案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预后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美国SEER数据库中4 812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 831例,女性1 981例,男女比例为1.4∶1.0;发病年龄<60岁者2 236例(46.47%),60~<75岁者1 718例(35.70%),≥75岁者858例(17.83%);幕上肿瘤2 417例(50.23%),幕下肿瘤299例(6.21%),脑内多发肿瘤554例(11.51%),其他或未指明部位的脑部肿瘤1 542例(32.0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 513例(73.00%),非DLBCL 234例(4.86%),其他或未指明类型的淋巴瘤1 065例(22.13%);治疗方式为单独活检的2 010例(41.77%),单独部分切除61例(1.27%),单独完全切除54例(1.12%),活检+化疗2 384例(49.54%),部分切除+化疗159例(3.30%),完全切除+化疗144例(2.9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研究影响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并通过Log-rank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CNSL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等。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方式、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而性别与放疗均与肿瘤特异生存无明显相关性。与活检相比,PCNSL患者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部分切除:HR =0.805,95%CI:0.656~0.989,P=0.04;完全切除:HR=0.521,95%CI:0.414~0.656,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活检+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95%CI:24.497~31.503),单独活检组为2个月(95%CI:1.756~2.244),单独部分切除组为2个月(95%CI:1.410~2.590),单独完全切除组为19个月(95%CI:0~39.311),部分切除+化疗组为67个月(95%CI:46.187~87.813),完全切除+化疗组为84个月(95%CI:57.448~110.552),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切除可能改善部分PCNSL患者的预后。化疗可能使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患者的肿瘤特异生存时间延长。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总体生存 肿瘤特异性生存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功能,分析了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如此可以给工程方案的设计、工程施工提供保障,而且可以显著提升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最主要的就是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为了增强对于各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分析,就确保降低工程造价,就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

  • 标签: 建筑工程 造价 影响因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的提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更加注重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得以加强,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品格。在中考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使教学质量不能够高效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体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 标签: 中考 体育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城镇化建设以及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房地产市场迅猛的发展起来,住宅成为了商品经济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住宅工程的泛滥,其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这不仅使得住宅的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使用。通过大量的案例可以得知,这些问题由于工程结构的原因,存在着较大的普遍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下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对策探讨。

  • 标签: 住宅工程 质量通病 防治 策略
  • 作者: 林松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5
  • 机构:610526199611251016
  • 简介:摘要:全面了解施工场地的环境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需要做到的,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现场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时所需应用的相关技术。为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从地基处理技术上出发,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同时,还能避免完工后出现的障碍问题。

  • 标签: 建筑工程 软土地基 处理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施工成为市政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准备工作充分,对既有地下管线分布区域和分布特点不明确,极易出现各种施工安全隐患,可能影响既有管线的正常工作,也可能影响新建管线的施工质量。同时,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还应熟练掌握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要点,才能保障地下管线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 标签: 市政工程 地下管线 施工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 要: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力变压器安装与调试在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据此,文章以电力变压器的安装与调试为研究方向,论述了相关分析电力变压器安装与调试运行技术,旨在为促进我国电力变压器安装与调试规范性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 标签: 电力变压器 变压器安装 调试运行
  • 简介:摘要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大大提高了相应行业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也因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其具有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方便性和实用快捷性。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对计算机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然后对当前计算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计算机 档案管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建筑结构和工程造价之间具有密切关联。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对工程造价评估进行规范化调整,因为工程造价评估结果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总体价值,因此政府部门与相关行政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此外,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可以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稳定顺利发展,促使其更加有序的进步。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对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获取了高度关注。

  • 标签: 工程造价 建筑结构 工程设计
  • 简介:摘要: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总体规划和组织架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档案管理方式,增强档案信息的收集、服务、管理和使用功能。所以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对于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非常重要。但是,传统档案管理的时间和空间有限,不能达到当前的需求,所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档案信息化 建设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一代屈光分析仪OPD-ScanⅢ、扫频源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仪CASIA2与像差仪iTrace、三维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总高阶像差(tHOA)、角膜球面像差(SA)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5—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23例(123眼)。所有患者均采用iTrace、Pentacam、OPD-ScanⅢ和CASIA2测量角膜参数,记录以角膜顶点为中心4 mm直径下的角膜tHOA及6 mm直径下的角膜SA的均方根(RMS)值。4种设备间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分析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设备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4种设备测量角膜tHOA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4.79,P<0.001)。两两比较显示,CASIA2和Pentacam测得的角膜tH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OPD-ScanⅢ和iTrace(均P<0.001),OPD-ScanⅢ和iTrace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Pentacam、OPD-ScanⅢ和CASIA2测量的角膜SA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72,P<0.001),结果分别为(0.291±0.079) μm、(0.445±0.147) μm、(0.310±0.092) μm和(0.277±0.131)μm。两两比较显示,OPD-ScanⅢ和iTrace、CASIA2和iTrace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设备测量角膜tHOA和角膜SA均呈正相关性(r=0.27~0.69,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iTrace与OPD-ScanⅢ测量角膜tHOA及角膜SA的95%一致性界限(95%LoA)分别为-0.11~0.09、-0.15~0.12,均显示临床可接受的一致性,4.07%~5.69%的测量值在95%LoA外,其余设备测量结果间95%LoA较宽,一致性较差。结论:OPD-ScanⅢ与iTrace测量以角膜顶点为中心4 mm直径下的角膜tHOA和6 mm直径下的角膜SA结果无差异,相关性及一致性好上,但除此之外的几种设备测量结果间差异性较大。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高阶像差 球面像差 OPD-ScanⅢ CASIA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GBM)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播散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施行手术治疗且术后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的124例原发性GB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2例,女性42例,年龄47.9岁(范围:19~75岁),按复发情况分为原位复发组(96例),颅内播散组(2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患者脑脊液播散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并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室开放是发生颅内播散的预后因素(OR=2.667,95%CI:1.128~6.304,P=0.025)。颅内播散组与原位复发组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个月比9.3个月,P=0.066),而中位总生存时间、中位复发后生存时间明显缩短(13.0个月比23.0个月,P=0.011;6.0个月比11.0个月,P=0.022)。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远隔播散、肿瘤全切除、Ki-67指数>30%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脑室开放是造成GBM发生脑脊液播散的危险因素,脑脊液播散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但脑室开放不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因素分析,统计学 生存期 脑室开放 脑脊液播散 手术
  • 简介: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在对法制建设和体育产业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体育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着重阐释了体育产业法制建设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更好的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法制进程的发展。

  • 标签: 体育产业 法制建设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收治的1 268例成人新诊断的胶质瘤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类型分为星形细胞瘤(308例)、少突胶质细胞瘤(33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623例)3组。根据既往研究结果中由最佳cut-off值12%界定的MGMT启动子状态,将患者分为甲基化组(763例)和非甲基化组(50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甲基化水平[M(Q1,Q3)]仅为6%(2%,24%),星形细胞瘤为17%(10%,28%),少突胶质细胞瘤最高,为29%(19%,40%)(P<0.001)。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明显长于非甲基化患者[中位PFS:14.0(6.0,36.0)比8.0(4.0,15.0)个月,P<0.001;中位OS,29.0(17.0,60.5)比16.0(11.0,26.5)个月,P<0.001]。在星形细胞瘤患者中,甲基化患者PFS长于非甲基化患者[甲基化组到随访结束,未观测到中位生存期,非甲基化组为 46.0(29.0,52.0)个月,P=0.001],但O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基化组到随访结束,未观测到中位生存期,非甲基化组为62.0(46.0,98.0)个月,P=0.085]。在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中,甲基化和非甲基化患者PFS和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GMT启动子状态是影响胶质母细胞瘤PFS和OS的相关因素(PFS:HR=0.534,95%CI:0.426~0.668,P<0.001;OS:HR=0.451,95%CI:0.353~0.576,P<0.001);是影响星形细胞瘤PFS的相关因素(HR=0.462,95%CI:0.221~0.966,P=0.040),但不是影响OS的相关因素(HR=0.664,95%CI:0.259~1.690,P=0.389)。3组之间MGM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明显,MGMT启动子状态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影响显著。

  • 标签: 胶质瘤 MGMT启动子 预后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在侧脑室脑膜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11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简称管状脑牵开器组);93例采用传统的超声辅助下脑板牵开技术(简称脑板牵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改变、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总体生存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管状脑牵开器组和脑板牵开组的肿瘤全切率均达到100.0%,无围术期死亡患者。与脑板牵开组比较,管状脑牵开器组能减小骨瓣面积(中位数分别为39.9 cm2 、49.0 cm2)、缩短皮质切开的长度(中位数分别为2.9 cm、3.7 cm)和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1 d 、15.7 d)(均P<0.001);术后弥散加权成像提示管状脑牵开器组发生术野周围的脑缺血改变情况显著减少[分别为19.0%(4/21)、43.0%(40/93),P=0.042],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视野缺损、失语、孤立颞角综合征)有减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2/21)、28.0%(26/93),P=0.076]。114例患者中,有效随访98例(86.0%),9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94个月),随访期内脑板牵开组有4例肿瘤复发并再次行手术治疗;随访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100.0%。结论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能够精准定位脑深部病变,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脑膜瘤 侧脑室 神经导航 管状牵开器 脑板牵开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扫频源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仪CASIA2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4至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112例(112只眼),分别采用Pentacam和CASIA2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全角膜的陡峭轴、平坦轴及平均角膜屈光力、散光度数及散光轴向,采用算术和矢量分析散光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两组测量结果间差异性分析,一致性评价采用Bland-Ahman分析。结果112例(112只眼)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68例,年龄(67±10)岁。Pentacam与CASIA2测量的角膜前表面陡峭轴及平均角膜屈光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量的平坦轴角膜屈光力分别为(44.24±1.73)、(44.14±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8;P<0.05)。Pentacam测量的角膜后表面陡峭轴、平坦轴及平均角膜屈光力分别为(-6.60±0.29)、(-6.34±0.27)、(-6.47±0.26)D,CASIA2测量的角膜后表面陡峭轴、平坦轴及平均角膜屈光力分别为(-6.45±0.28)、(-6.17±0.25)、(-6.31±0.25)D,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40,-13.522,-17.186,均P<0.01)。Pentacam测量的全角膜陡峭轴、平坦轴及平均角膜屈光力分别为(45.08±1.84)、(44.18±1.85)、(44.63±1.82)D,CASIA2测量的全角膜陡峭轴、平坦轴及平均角膜屈光力分别为(43.94±1.64)、(43.02±1.64)、(43.48±1.60)D,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16,21.819,22.981;均P<0.01)。两设备散光度数及散光轴向的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矢量运算结果显示,Pentacam与CASIA2测量角膜前表面散光差异矢量质心为0.06 D@57°±0.64 D,其中47只眼(41.96%)>0.50 D;角膜后表面散光差异矢量质心为0.07 D@174°±0.21 D,其中2只眼(1.79%)>0.50 D;全角膜散光差异矢量质心为0.13 D@3°±0.69 D,其中59只眼(52.68%)>0.50 D。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设备测量结果均呈正相关,角膜前表面陡峭轴、平坦轴、平均角膜屈光力及散光度数的r值分别为0.970,0.968,0.976,0.697;角膜后表面陡峭轴、平坦轴、平均角膜屈光力及散光度数的r值分别为0.918,0.875,0.925,0.517;全角膜陡峭轴、平坦轴、平均角膜屈光力及散光度数的r值分别为0.951,0.955,0.959,0.62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设备测量角膜前、后表面陡峭轴、平坦轴、平均角膜屈光力及散光度数均有较好的一致性,2.68%~8.04%的测量差值在95%一致性界限(95%LoA)外;两设备测量全角膜陡峭轴、平坦轴及平均角膜屈光力的95%LoA范围分别为0.01~2.28、0.06~2.27、0.10~2.20 D,95%LoA范围较宽,一致性较差。结论CASIA2与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力及散光,在角膜前表面差异性较小,一致性较好,但角膜后表面及全角膜屈光力测量结果差异性较大,临床上不建议互换。(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8-55)

  • 标签: 白内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角膜地形图 散光 年龄因素 角膜屈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