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间皮瘤(MM)p16基因缺失情况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p16基因缺失在M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48例MM的临床病理资料,24例良性间皮病变/肿瘤作为对照组。FISH法检测上述病例p16基因缺失情况。结果48例MM中p16基因总缺失率为35.4%(17/48),其中纯合性缺失7例,杂合性缺失10例。腹膜、胸膜和睾丸间皮瘤p16基因缺失比例分别为12/34(35.3%)、4/11和1/2。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双相型和未分类间皮瘤p16基因缺失比例分别为9/33(27.3%)、4/8、2/5和2/2。对照组8例反应性间皮增生、15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和1例多囊性间皮瘤均无p16基因缺失。结论p16基因缺失相对特异地发生于MM,但灵敏度偏低。不同部位及组织学亚型之间,p16基因缺失率存在一定差异,即胸膜MM略高于腹膜MM,肉瘤样型、双相型高于上皮样型。FISH法检测p16基因缺失有助于MM与反应性间皮增生、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基因组合联合CDKN2A及MYC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黑色素瘤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至2019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56例黑色素瘤及36例良性黑色素细胞痣进行包括6p25(RREB1)、6q23(MYB)、11q13(CCND1)和CEP6基因位点的第一代组合FISH检测及9p21(CDKN2A)、8q24(MYC)基因FISH检测,根据Gerami学者所建立的阳性标准对FISH结果进行判读,分别统计不同基因组合FISH检测在黑色素瘤辅助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FISH检测灵敏度的关系。结果56例黑色素瘤病例中有52例可准确判读FISH结果,第一代4色组合FISH检测阳性病例为36例(69.2%),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为RREB1信号扩增(30/52,57.7%),其次分别为CCND1信号扩增(20/52,38.5%)、MYB信号<CEP6信号(18/52,34.6%)及RREB1信号>CEP6信号(17/52,32.7%);进一步联合9p21、8q24及CEP9组合探针检测结果显示CDKN2A纯合性缺失8例(8/52,15.4%),MYC扩增19例(19/52,36.5%)。36例良性黑色素细胞痣病例中共有34例FISH结果可准确判读,第一代4色组合及CDKN2A、MYC基因FISH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联合CDKN2A及MYC基因FISH检测可将在黑色素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从69.2%(36/52)提升至76.9%(40/52),特异度保持为100.0%。52例黑色素瘤病例组中统计分析显示,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FISH检测灵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端雀斑样型及结节型病例中组合FISH检测的阳性率高于浅表扩散型及恶性雀斑样型病例;且Breslow厚度>2.0 mm病例中FISH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Breslow厚度≤2.0 mm病例。结论多基因组合FISH检测在鉴别良恶性黑色素细胞病变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在第一代4色组合FISH检测基础上联合CDKN2A及MYC基因FISH检测可在一定程度提高辅助诊断的灵敏度且保持高度特异度;在Breslow厚度>2.0 mm及肢端雀斑样、结节型黑色素瘤患者中FISH检测阳性率较高。但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多基因组合FISH检测在诊断不明确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黑色素瘤 痣,色素 原位杂交,荧光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中MAML2基因重排、相关融合形式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附属肿瘤医院2017—2020年确诊的原发性PMEC 46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MAML2基因重排,进一步用靶向RNA高通量测序(RNAseq)法检测20例PMEC中的基因融合形式,并分析MAML2基因重排、融合形式及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PME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1岁(范围15~71岁);男女比例约1.1∶1.0;组织病理学上多为低级别;临床分期以Ⅰ~Ⅱ期为主;FISH法检测MAML2基因重排,总体阳性率80.4%(37/46),在低级别PMEC中MAML2阳性率更高(91.7%,33/36);靶向RNAseq结果显示19例FISH阳性的病例均有基因融合,以CRTC1-MAML2融合基因为主(16/19),另外3例为CRTC3-MAML2融合基因(3/19),融合形式位置均为CRTC1/3(外显子1)-MAML2(外显子2);1例FISH阴性的患者未检测到基因融合;与MAML2 FISH阴性患者相比,携带CRTC1-MAML2融合基因的PMEC更常见于年龄≤40岁、肿瘤最大径≤2 cm、低级别和临床分期早(Ⅰ+Ⅱ期)的患者(均P<0.05);3例携带CRTC3-MAML2融合基因的PMEC患者均为女性、临床分期早(Ⅰ+Ⅱ期)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MAML2基因重排/融合、发病年龄≤40岁、肿瘤体积小、组织病理学分级低、临床分期早、确诊时肿瘤无转移及手术治疗均与患者总生存期延长显著相关(P<0.05),但Cox回归分析提示以上指标均不是影响原发性PMEC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MAML2基因重排在PMEC中发生率高提示其为重要的分子诊断指标。RNAseq检测证实CRTC1/3-MAML2是PMEC中主要基因融合形式,提示MAML2融合转录可能是PMEC发生中的重要驱动因素。MAML2基因重排/融合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好密切相关。

  • 标签: 肺肿瘤 癌,黏液表皮样 原位杂交,荧光 基因重排 基因融合 MAML2基因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