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20180~19岁人群哮喘死亡情况及2008至2018哮喘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以期指导我国哮喘控制管理和预防策略的研究,降低我国儿童哮喘死亡率。方法应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DSPs)的数据。计算我国0~19岁人群2008至2018不同年龄组、性别、居住地、地理区域人群哮喘死亡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的全国人口数估算全国的哮喘死亡人数,计算哮喘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哮喘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我国20180~19岁哮喘人群死亡情况及2008至2018哮喘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2018中国0~19岁人群哮喘死亡率在不同年龄、居住地、地理区域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08至2018我国0~19岁哮喘死亡率为0.023/10万~0.046/10万,2009、2012哮喘死亡率最高,2018最低。估算全国范围内0~19岁哮喘人群死亡人数,2009最高(148例),2018最低(70例)。估算全国2008至20180~19岁哮喘死亡人数为1 158例。2008至2018中国0~19岁人群哮喘合计死亡率明显下降(AAPC=-7.6%,95%CI:-10.4%~-4.7%)。各组别中,男性组(AAPC=-7.4%,95%CI:-12.5%~-2.0%)、女性组(AAPC =-7.5%,95%CI:-12.7%~-2.0%)、1~<5岁组(AAPC=-11.4%,95%CI:-17.9%~-4.5%)、15~19岁组(AAPC=-14.4%,95%CI:-24.8%~-2.6%)、农村(AAPC=-9.0%,95%CI:-13.1%~-4.8%)及中部地区(AAPC=-13.1%,95%CI:-24.0%~-0.5%)人群哮喘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国0~19岁人群哮喘合计死亡率在2008至2018间明显下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

  • 标签: 哮喘 死亡率 变化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0-2017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及其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7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分省研究结果,采用GBD2017世界标准人口对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DALY)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YLL)率和伤残损失寿命(YLD)率进行标化,采用归因负担公式来估计饮酒、高BMI、高FPG、低体力活动和吸烟这5个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归因死亡数。分析1990-2017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及归因死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2017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5.76万、8.48万和35.62/10万,较1990分别增长了286.18%、114.14%和88.77%。标化死亡率从1990的8.57/10万逐年降至2007的7.84/10万然后又逐年升至2015的8.71/10万,而后又下降至2017的8.47/10万。1990与2017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80岁最高。1990-2017DALY标化率和YLL标化率的变化趋势与标化死亡率相同,而YLD标化率及YLD占DALY比例则是逐年递增。2017乳腺癌DALY标化率、YLL标化率和YLD标化率分别为253.00/10万、228.96/10万和24.05/10万,与1990相比各自变化率分别为-6.88%、-11.73%和95.85%。与1990相比,2017我国可归因于高BMI的乳腺癌死亡比例增加了165.76%,从5.49%增至14.59%;可归因于饮酒和高FPG的乳腺癌死亡比例有所增加;可归因于低体力活动和吸烟的乳腺癌死亡比例基本保持稳定。2017我国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最高的3个省份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9.93/10万)、广西壮族自治区(9.52/10万)和辽宁省(9.49/10万);与1990相比有19个省份的标化死亡率出现下降,降低率最高的3个省份为北京市(-27.17%)、澳门特别行政区(-26.06%)和吉林省(-23.89%);增长率最高的2个省份是河北省(28.85%)和河南省(24.34%)。结论我国女性乳腺癌的疾病负担在1990-2017间不断加重,需要不断加强乳腺癌的防治工作。

  • 标签: 乳腺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05-2018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及期望寿命现状分布及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数据及社会决定因素相关协变量数据,对2005-2018全国及分省居民死亡率及期望寿命进行估计,描述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差异及变化趋势。采用死亡数变化分解方法,分析年龄别死亡率、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增长原因对全国及分省总死亡数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2018,我国居民估计死亡数为10 482 297(95%CI:9 723 233~11 466 875)人,男性6 113 926(95%CI:5 773 158~6 572 407)人,女性4 368 241(95%CI:3 950 075~4 894 468)人;死亡率为755.54/10万(95%CI:701.49/10万~825.78/10万),男性861.78/10万(95%CI:813.75/10万~926.40/10万),女性642.73/10万(95%CI:581.20/10万~720.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2.27/10万(95%CI:599.22/10万~721.71/10万),男性806.38/10万(95%CI:755.10/10万~874.31/10万),女性503.37/10万(95%CI:450.50/10万~572.01/10万)。2018,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7.15(95%CI:75.92~78.11)岁,男性74.81(95%CI:73.57~75.76)岁,女性79.87(95%CI:78.61~80.91)岁。期望寿命较高的省份有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发达省份,较低的有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等欠发达省份。2005-2018,全国死亡数共增长29.87%,男性27.74%,女性31.29%;其中,年龄别死亡率原因占比-35.74%,人口增长原因占比7.34%,人口老龄化原因占比58.28%。结论2005-2018,我国居民估计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为其主要原因。期望寿命涨幅较明显,但省际间差异大。

  • 标签: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死亡数变化分解 地区差异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8全国及分省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地点分布特征,探索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人社会经济状况、疾病相关因素、区域社会经济因素等与CVD患者死亡地点之间的关联。方法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解释变量与CVD医疗卫生机构死亡的关系。结果2018,我国死因监测地区共有853 832人死于CVD,其中,死于家中者,有661 625人,占CVD总死亡人数的77.49%;次之的是死于医疗卫生机构者,有156 441人(18.32%)。我国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的CVD死亡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根本死因、城乡等,且在省级水平上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个体因素解释了45.39%的省级空间差异。结论我国CVD患者以家中死亡为主,省级间差异较大,城市地区且个人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CVD患者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死亡的可能性较大,死亡地点影响因素探索应尽可能多纳入潜在因素。在兼顾社会宏观因素和个人意愿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急性和慢性CVD患者具体情况,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并形成“家庭照护+上门医疗服务”的居家临终照护模式,将是我国CVD患者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死亡地点 影响因素 多水平分析 空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