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67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乳腺导管原位(DCIS)与导管原位浸润(DLIBC)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烟台毓璜顶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病理诊断为DCIS的病例100例,DLIBC病例15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样本中p63、细胞角蛋白(CK)5/6、Ki-67及CD34的表达,观察DCIS和DLIBC的肌上皮表达情况及Ki-67与CD34的表达模式差异。结果100例DCIS包括低级别DCIS 11例、中级别DCIS 28例、高级别DCIS 61例,p63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导管周围肌上皮完整或部分缺失;Ki-67表达显示两种模式:靠近巢周围区域高表达模式及巢内散在表达模式,大多数病例以周围高表达模式为主(77/100,77%),该模式在低、高级别DCIS间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不同比例地显示CD34阳性的小血管呈完整环绕管周模式,即“血管项链征”。150例DLIBC包括部分伴有原位形态(筛状或较规则的实性巢)的浸润导管142例(其中3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分泌性2例、实性乳头状3例、腺样囊性癌2例、腺泡细胞1例。142例浸润导管中WHO分级Ⅰ级13例、Ⅱ级77例、Ⅲ级52例。所有浸润中具有原位形态的区域p6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肌上皮完全缺失;CK5/6在大多数病例中阴性,仅在3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弥漫表达;Ki-67呈巢内散在表达模式,无巢周围区域高表达的趋势;大多数病例CD34显示巢内血管散在阳性,仅2例呈现小血管不完整环绕巢模式(2/150,1.3%)。Ki-67和CD34在DCIS与DLIBC中不同表达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和CD34的表达模式差异有助于DCIS和DLIBC的鉴别诊断,有助于DLIBC中浸润性成分的确定。CD34“血管项链征”的出现和Ki-67巢外围细胞高表达模式,高度支持DCIS,CD34巢内血管散在表达模式支持DLIBC。

  • 标签: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Ki-67抗原 抗原,CD34 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