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异常出血使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诊断作用。 方法:根据 2014年 3月至 2015年 3月我院接收的 7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来分析研究,为患者提供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接受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共有 34例器质性病变,占总数的 41.77%;有 16例曾有过流产史,有 9例子宫内膜息肉, 5例子宫肌瘤, 3例宫体癌。共有有 31例激素水平失调,占总数的 39.24%;有 11例是子宫内膜增殖失调, 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 15例在正常经期有各期内膜,占总数的 18.99%; 5例中月经期内膜, 6例增生期内膜, 4例分泌期内膜。 结论:子宫异常出血可以选择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可以鉴别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血情况,和其他诊断方式联合使用还能对卵巢和全身性疾病进行诊断,提升准确度,让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结果更加可靠,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 子宫异常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肺结节分型诊断中CT联合AI肺结节诊断系统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疑似肺结节患者纳入研究;为患者提供CT检查的基础上,联合使用AI肺结节诊断系统。现将单独CT结果设定为参考组,将CT联合AI肺结节诊断系统的诊断结果设定为研究组。就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联合AI肺结节诊断系统得出的研究组的结节检出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得出的参考组,同时漏诊率、假阴性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在结节特征方面,研究组结果中,对于结节大小5cm、8-10cm的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同时对于磨玻璃结节、胸膜中部结节的检出率同样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肺结节分型诊断中,运用CT联合AI肺结节诊断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节 分型诊断 CT AI肺结节诊断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 ,探讨其对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7月我院接收的 1548例宫颈门诊患者来分析,其接受了液基细胞学检查,存在异常情况,使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来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 TCT显示 :ASC+AGC 676例 (50.1%);ASC-H112例 (7.2%);LSL 474例 (30.6%);HSL 186例 (12.0%)。宫颈活检为慢性宫颈炎 (37.3%),CINⅠ602例 (38.8%),CINⅡ200例 (12.9%),CINⅢ(含原位癌 )154例 (9.9%,重度不典型增生 140例 ,原位癌 14例 ),宫颈浸润癌 14例 (0.9%)。 结论 宫颈病变在液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结果比较一致,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误诊漏诊几率,尽早确诊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TCT);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活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研究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的 78例阴道分娩产妇,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预见性护理干预)各 39例。评判标准:产后出血情况、预后情况、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产时、产后 2h及产后 24h的出血量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产妇的各预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认知评分及临床配合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撕裂及感染发生率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的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其对产后出血的认知度,缩短其住院时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降低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6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眩晕残障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改善BPPV患者的眩晕程度,提高生活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BPPV患者 综合护理 眩晕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眼外肌手术治疗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36例,根据代偿头位特点行眼外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术前第一眼位状态下双眼视力(BCVA,logMAR)为0.707±0.0805,术后1年提高0.307±0.0873。手术前后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25,P=0.000)。其中34例伴有代偿头位者,以水平方向面朝右或朝左者30例,术前头位扭转角为24.020°±2.5735°,术后1年改善为7.510°±0.5013°,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头位扭转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8.574,P=0.000)。以垂直方向下颌内收或上抬者4例,术前头位扭转角度为18.000°±1.3191°,术后1年改善为6.050°±0.4796°。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头位扭转角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911,P=0.000)。术后1年,34例(94.44%)视物清晰度改善,主观满意度增加。结论根据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针对性实施眼外肌手术,可提高视力、改善头位,增加满意度。

  • 标签: 综合征,眼球震颤,婴儿型 手术,眼外肌 头位,代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理气润肠方+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58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比组与治疗组,每组29例。对比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理气润肠方+针灸,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出现过敏、感染、局部血肿的情况,对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9,治疗组为3.4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理气润肠方+针灸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中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优势。

  • 标签: 理气润肠方 针灸 慢性功能性便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 方法 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施以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并且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其复发率差异 。 结果 对照组治疗依从率和实验组比较,明显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对照组复发例数共计 12 例,占总人数比 24.00% ,实验组复发例数共计 3 例,占总人数比 6.00% ,对照组复发率和实验组比较,明显更高,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认知护理应用价值显著,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降低复发率 。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认知护理 护理效果 治疗依从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治疗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78例(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9例)与物理治疗联合应用的观察组(39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VAS评分低,JOA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物理治疗联合应用治疗,能有效减轻其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治疗效果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物理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师生共设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此次38名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带教应用普通教学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师生共设目标教学法,将两组护生带教结束后出科成绩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带教结束后出科考试成绩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师生共设目标教学法,能够取得显著成效,有利于护生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师生共设目标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 目的:就综合护理措施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三叉神经痛 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此研究,择取本院接诊的50例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案不同划分组别,25例/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P<0.05)。结论: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措施,可达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对其预后效果改善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更年期综合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自我管理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3 - 6月,选择甘肃省7个克山病病区县院外自我管理治疗的243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治疗,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评价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自我管理量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剔除信息不完整数据,本次调查共纳入158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62例。与自我管理治疗前比较,自我管理治疗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分级和劳动能力均明显改善(Z = - 4.685、- 5.934,P均< 0.05);心胸比较低(0.61 ± 0.08比0.63 ± 0.09,t = 5.175,P < 0.05);心脏彩超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较高(0.41 ± 0.11比0.36 ± 0.07,0.21 ± 0.07比0.18 ± 0.05,t = - 6.504、- 5.391,P均< 0.05);自我管理量表总分较高[(53.86 ± 9.29)分比(51.46 ± 10.50)分,t = - 3.696,P < 0.05]。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心功能分级疗效呈正相关(r = 0.243,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疗效是慢型克山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影响因素(t = 2.466、2.635,P均< 0.05)。结论自我管理治疗可改善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 标签: 克山病 自我管理量表 疗效 评价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5例):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组(RD组)、罗哌卡因+生理盐水组(R组)和对照组(C组)。RD组、R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以0.5%罗哌卡因20 ml+地塞米松2 ml(10 mg)、0.5%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2 ml行双侧ESPB,C组不行阻滞。记录患者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术后VAS疼痛评分、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D1/D2)、补救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D组和R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少于C组(P<0.05);RD组和R组术后2、4、8、12、24 h静息和翻身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RD组24、48 h静息和翻身VAS疼痛评分低于R组和C组(P<0.05);RD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长于R组和C组(P<0.05),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低于R组和C组(P<0.05),D1/D2高于R组和C组(P<0.05),补救镇痛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R组和C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ESPB可为腰椎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

  • 标签: 罗哌卡因 地塞米松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手术 镇痛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骨科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方法: 筛选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我科室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 9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方法 1:1 的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8 例,探究组 48 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探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结果: 数据结果为:探究组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2 例,发生率为 4.17% ,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10 例,发生率为 20.83% ,卡方值为 6.0652 , P 值为 0.01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 在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预防护理效果,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临床中的护理运用价值较高,可在实际临床中广泛推荐运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