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具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特点,对其致因的共现特征进行分析,对于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事故致因因素之间的共现关系和特征,以期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首先,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了一系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案例,包括事故发生的环境、人员行为、管理措施等多维度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识别出事故中频繁出现的致因因素,并利用共现分析技术探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因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技术问题、环境因素和材料问题等。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现关系,例如,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管理缺陷之间的共现频率较高,说明管理层的监督不力可能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技术问题与材料问题的共现关系表明,技术选型不当可能会增加使用材料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钢游艇制造企业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探讨改进型综合指数法在工程防护措施整改效果评价中的指导意义。方法于2018年6至11月,以山东省某玻璃钢游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水平,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工作场所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计算风险指数(R),并针对综合指数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升接触因素(接触浓度/职业接触限值比值)的权重值。对比分析综合指数法和改进型综合指数法的评估结果。结果玻璃钢游艇制造企业工程防护措施整改前工人接触的玻璃钢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高于整改后(中位数:5.67比1.63 mg/m3,P<0.01);整改前工人接触的苯乙烯CTWA高于整改后(中位数:62.9比7.3 mg/m3,P<0.01)。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整改前后玻璃钢粉尘及苯乙烯风险等级均为中等风险(R=3)。改进型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整改前糊制岗位、调胶岗位接触苯乙烯及切割、打磨岗位接触玻璃钢粉尘风险等级均为高风险(R=4),其余岗位接触苯乙烯均为中等风险(R=3);整改后调胶岗位接触苯乙烯及切割岗位接触玻璃钢粉尘风险等级均为中等风险(R=3);其余岗位接触玻璃钢粉尘、苯乙烯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R=2)。结论整改前后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估玻璃钢游艇制造企业玻璃钢粉尘、苯乙烯风险等级无变化,改进型综合指数法评估化学有害因素防护设施整改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