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肺动脉内膜剥脱(PEA)中患者血乳酸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PEA的患者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乳酸峰值水平对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测能力,并通过最大约登指数确定cut-off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血乳酸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0例患者,男69例,女41例,年龄(50.6±12.8)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提示,预测主要术后并发症(术后48 h再手术、再次气管插管、需要肾替代治疗的急性肾损伤、伤口感染、脑卒中、心房颤动、体外膜肺氧合)的血乳酸水平cut-off值为7 mmol/L。39例患者(35.5%)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根据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与<7 mmol/L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血乳酸峰值与机械通气时间(r=0.262,P=0.008)、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r=0.304,P=0.002)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HCA持续时间长(OR=1.186,95%CI:1.027~1.370,P=0.020)、最低红细胞比容(HCT)低(OR=0.580,95%CI:0.341~0.988,P=0.045)和术前肺血管阻力(PVR)高(OR=1.096,95%CI:1.020~1.177,P=0.012)是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的相关因素。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和<7 mmol/L的患者中分别有41.0%(16/39)和14.1%(10/71)出现主要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血乳酸峰值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OR=1.625,95%CI:1.176~2.245,P=0.003)。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和≥7 mmol/L的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比10.3%,P=0.753)。结论术前PVR高、中HCT低、停循环时间长是中血乳酸升高的相关因素,中血乳酸水平高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升高。

  • 标签: 动脉内膜切除术 深低温停循环 高乳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