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序贯治疗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55岁女性,因“血糖升高1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胰岛泵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早餐前16 U一针皮下注射,联合阿卡波糖(50 mg,3次/d)、西格列汀(100 mg,1次/d)、瑞格列奈(0.5 mg,2次/d),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满意。德谷门冬双胰岛是一种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平稳降糖的新型胰岛制剂,可用于胰岛的起始或强化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胰岛素强化治疗 低血糖
  • 简介:摘要临床上细化应用基础胰岛,最终才能使更多患者获益,基础胰岛临床应用指导建议——三十三问应运而生。旨在为基础胰岛的临床规范化使用、提高中国糖尿病治疗的整体血糖达标率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胰岛素 临床应用
  • 作者: 朱大龙 赵维纲 匡洪宇 陆菊明 杨文英 郭立新 洪天配 母义明 纪立农 彭永德 王卫庆 姬秋和 陈丽 余学锋 时立新 冉兴无 李延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210008,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0073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15000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853,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29,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10019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10004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20008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200025,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西安 710032,山东大学齐鲁
  • 简介:摘要可溶性双胰岛制剂德谷门冬双胰岛制剂(IDegAsp)含70%德谷胰岛和30%门冬胰岛,两种组分在制剂中独立存在,皮下注射后各自发挥作用。为帮助临床更加合理及规范地应用IDegAsp,专家多次讨论形成了此版《德谷门冬双胰岛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对IDegAsp的作用机制、药代药动学特点进行阐述,并给出临床应用建议。IDegAsp可每日1次或每日2次注射,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临床证据支持在多种临床场景下使用IDegAsp,并可用于胰岛的起始或强化治疗。建议将IDegAsp作为口服药失效起始胰岛治疗或需要胰岛强化治疗患者的选择之一。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简介:摘要胰岛治疗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措施。FREE研究是国际上首个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的无针注射器临床研究,FREE研究显示,无针注射器能缓解患者对传统有针注射笔的恐针心理,降低注射痛感,减少脂肪增生等注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胰岛用量,在更好地控制血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和体重增加的风险,提高接受胰岛治疗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岛素 无针注射器
  • 简介:摘要二甲双胍基于既往的疗效、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数据,已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在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维生B12缺乏症,并可能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认知障碍、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该文着重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维生B12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早期评估使用二甲双胍患者的血清维生B12状态,尽早发现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并及早进行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二甲双胍 维生素B12
  • 简介:摘要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rbitopathy,TAO)也称为Graves眼病,多见于女性,是一种进行性、具有潜在致盲风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用于中重度活动性TAO的治疗药物虽然有多种,但疗效均不够确切,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随着对TAO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胰岛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受体介导通路在TAO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肯定。新型靶向药物IGF-Ⅰ受体拮抗剂(如Teprotumumab)用于TAO治疗的多项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疗效,为有效治疗TAO带来希望。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Graves病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Teprotumumab
  • 简介:摘要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导致的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GCK-MODY)患者孕期管理具有其特殊性,是否启用胰岛治疗以及胰岛剂量如何调整目前无统一标准。本文报道1例28岁女性患者,孕前确诊为GCK-MODY,孕期根据血糖及胎儿腹围变化缓慢滴定胰岛用量,孕期未出现低血糖,足月剖宫产一男婴,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血糖正常,无GCK-MODY表型。本文细致描述了GCK-MODY患者全孕期血糖特征及其对胰岛治疗的反应,并发现孕期血糖和胰岛总量呈负相关。

  • 标签: 糖尿病患者妊娠 血糖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葡萄糖激酶 血糖波动特征 治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惰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3至5月对"中国城市三级甲等医院T2DM费用调查研究"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如6个月后治疗方案未做升级,即未增加≥1种的口服降糖药物、未起始胰岛或未起始胰高糖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即被视为临床惰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以识别临床惰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178例,其中男101例(56.7%),女77例(43.3%),年龄(58±11)岁,糖尿病病程(7±7)年,HbA1c(8.6±1.6)%。T2DM患者总体临床惰性发生率为52.2%(93/178),增加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起始胰岛或者起始GLP-1受体激动剂的比例分别为30.9%(55/178)、16.3%(29/178)和0.6%(1/178)。临床惰性的影响因素包括HbA1c7.5%~8.9%(OR=3.437,95%CI:1.421~8.309)和HbA1c≥9.0%(OR=9.738,95%CI:3.634~26.9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2.732,95%CI:1.004~7.431)、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OR=2.651,95%CI:1.248~5.635)以及糖尿病病程(OR=1.064,95%CI:1.005~1.126)。结论超过半数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临床惰性。病程长、血糖控制差、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以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临床惰性。

  • 标签: 糖尿病,2型 临床惰性 口服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