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蛋白在胆道发育不良(biliary dysplasia,BD)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9年1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BD患儿(BD组)19例,术中取组织标本;同时收集10例正常组织样本(因非肝胆系统疾病死亡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Notch受体和配体的表达。此外,按Ohkuma's纤维化分级标准,将BD组患儿分为2个亚组(0~Ⅱ级轻度纤维化组,A组,10例),(Ⅲ~Ⅳ级重度纤维化组,B组,9例);同时将BD组中年龄>180 d的10例患儿,按同样的标准分为轻度纤维化亚组(C组,5例)和重度纤维化亚组(D组,5例),分别比较各亚组间上述蛋白表达的差异。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①免疫组化定性结果:Notch1在对照组和BD组中皆为阳性表达;Notch2、3及Jagged1在对照组均为弱阳性表达,而在BD组均为阳性表达。Notch4、Jagged2在各组中表达均为阴性。②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B组Notch3及Jagged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和D组患儿中,Notch2在D组表达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3及Jagged1的表达会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Notch3和Jagged1可能参与了胆道发育不良纤维化进程。在年龄>180 d胆道发育不良患儿中,Notch2的表达会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下降,提示其与胆道发育不良纤维化进展缓慢相关。

  • 标签: 胆道 肝纤维化 Notch基因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Kasai术后内胆管囊性扩张(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s,IBC)的形成特点及病理学表现,探索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Kasai术后行肝移植手术的BA患儿179例(男75例,女104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用以判断是否存在IBC,其中36例CT检查结果提示存在内胆管扩张,作为IBC(+)组,143例未检测到内胆管扩张,作为IBC(-)组,比较两组的自体生存状况及肝功能指标。同时收集到上述患儿中50例患儿的肝移植时的病组织,其中IBC(+)组18例,IBC(-)组32例,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胆管增生程度、淤胆以及胆管板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①IBC(+)组女患儿有27例,占75.0%(27/36),IBC(-)组女患儿有77例,占53.8%(77/143),两组中女患儿占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患儿在行Kasai术时的日龄及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BC(+)组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明显高于IBC(-)组患儿的9.0个月。Log-Rank检测发现,IBC(+)组术后自体生存状况优于IBC(-)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③肝功能的比较结果发现IBC(+)组除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外,均低于IBC(-)组患儿,其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水平在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BC(+)组患儿的纤维化程度、胆管增生程度及胆管板畸形发生率均较IBC(-)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BC(+)组淤胆程度明显低于I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BA患儿Kasai术后发生IBC可能是肝脏代偿的积极表现,短期内不会导致胆汁淤积的加重,相反扩张的胆管可以减轻胆汁淤积的程度,改善肝功能及病理分级,从而延长自体生存时间。

  • 标签: 胆道闭锁 肝移植 肝内胆管囊性扩张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