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探索路径。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22家北京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的床位和人员配置、承担项目、审查效率情况及面临的问题。结果82%(18/22)的市属医院探索开展研究型病房建设,27%(6/22)为北京市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单位。2020年,研究型病房建设总体表现为临床研究资源投入增加,临床研究能力提升,服务北京企业能力提升,审查效率提高,临床研究(含临床试验)入组率降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投入、人员和信息化方面。结论北京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呈稳定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缺少临床研究人才,绩效激励、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临床研究人才培养,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临床研究信息系统建设等,进一步医院临床研究能力与水平,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积累经验。

  • 标签: 医院,公立 研究型病房 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是临床比较罕见且棘手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植入气道支架则可有效地缓解病情进展。目前硅酮、金属材质的气道支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成人气道狭窄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些年3D打印技术和组织工程学相结合,个性化设计的可降解支架也逐步进入人们视野,成为更有发展潜力的气道支架。但是儿童气道口径小,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解剖和生理特性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气道支架的选择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在儿童体内植入气道支架经验认识也尚且不足。本综述就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的支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 标签: 气道支架 气管支气管软化 儿童 3D打印 生物可降解
  • 简介:摘要医教研协同发展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2017年10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组织其所属的、设置有儿科的18家三级医院成立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该协同发展中心坚持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以其中2家儿科专科医院为牵头单位,依托各成员单位现有优质儿科资源,共同参与成立学术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建立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协同发展为目标、横向合作为手段的发展体系。从学科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建设临床诊疗能力提升的共享平台、联合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开展多元化和多中心科学研究与平台资源共享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医教研协同发展模式。此模式的推行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属医院儿科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 标签: 学科建设 医联体 儿科学 医教研协同 资源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科发展现状及儿科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科研管理实际情况,提出管理过程的建议。方法汇总儿科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科研管理的方法策略。结果儿科的发展面临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和人才短缺等问题。结论建议通过优化科研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考核激励体系,构建儿科人才培养模式和队伍,提升儿科科研水平,获得薪酬待遇、人才引进与培养、职称晋升及科研资源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助力儿科学科发展。

  • 标签: 儿科 青年科技人才 科研管理
  • 作者: 朱帅 张大伟 王生才 段超 于彤 何乐建 邰隽 秦红 马晓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5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头颈外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肿瘤(NRST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此类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认识。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6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房的NRSTS患儿共29例。重点收集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国际横纹肌肉瘤协组(IRS)分期、小儿肿瘤协组(COG)危险度分组与预后关系。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10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29例患儿,男14例,女15例,年龄7~169个月,中位年龄为59.5个月。病理类型共10种,滑膜肉瘤、婴儿型纤维肉瘤、恶性横纹肌样瘤各5例,其他病理分型共14例。肿瘤原发于头颈部10例,四肢及躯干6例,内脏器官13例,发生远处转移者10例。IRS分期Ⅰ期及Ⅱ期患儿12例,Ⅲ期及Ⅳ期患儿17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手术、化疗和/或放疗,术前化疗者9例,术后化疗者17例,无法手术切除者3例。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4~89个月)。29例患儿死亡6例,其中恶性横纹肌样瘤最多,为3例。所有患儿2年总生存率为77.4%,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3.2%。单因素分析提示IRS分期、COG危险度分组及原发部位与预后相关。IRS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5.0%及35.9%(χ2=7.303,P=0.007),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及61.8%(χ2=4.81,P=0.028);COG危险度分组低危组与中高危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分别为66.7%及44.7%(χ2=4.155,P=0.042),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及66.3%(χ2=3.383,P=0.066);原发部位位于内脏及非内脏部位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3%及92.9%(χ2=4.202,P=0.04)。结论小儿NRSTS临床表现异质性强,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发部位位于内脏器官、IRS分期Ⅲ~Ⅳ患儿预后差。

  • 标签: 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肿瘤 临床特点 预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