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 型 ) 、老年骨质疏松症 (II 型 ) 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 I 、 II 型为高发。探讨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 100 例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证素辨证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证素与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 I 型中总人数的 59%; 其次是脾,占 50%; 再次是肝,占 41%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 II 型总人数的 75%; 其次是肝,占 46%; 再次是脾,占 32% 。 I 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 : 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 II 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证素例数分级 : 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证素辨证排列组合, I 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 I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与证素辨证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证素辨证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医药 证素辨证法 骨质疏松症 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