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改善合并IKZF1(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突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80例IKZF1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allo-HSCT的48例(A组),未接受allo-HSCT的32例(B组),并选择同期46例IKZF1阴性且接受allo-HSCT的病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析影响IKZF1阳性B-ALL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首次完全缓解(CR1)时微小残留病灶(MRD)阳性、未行allo-HSCT是IKZF1阳性B-ALL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组3年总存活率(OS,58.0%±7.7%)、3年无白血病存活率(LFS,52.3%±7.4%),高于B组(32.4%±10.6%、31.2%±9.9%),χ2=4.259,P=0.039和χ2=3.926,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3年OS(58.0%±7.7%)、3年LFS(52.3%±7.4%)低于C组(63.2%±8.7%、57.7%±8.1%),χ2=1.306,P=0.253,χ2=0.648,P=0.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lo-HSCT是影响IKZF1阳性B-ALL预后的独立因素、可提高该类患者的3年OS和3年LFS。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巩固治疗老年人初治中高危/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auto-HSCT的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的初治老年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结果全部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中位年龄65(60~75)岁;13例(41.9%)淋巴结外受累部位≥2处,13例(41.9%)骨髓累及,IPI中高危(3分)21例(67.7%)、高危(≥4分)10例(32.2%);移植前疾病处于完全缓解(CR)21例(67.7%)、部分缓解(PR)10例(32.3%)。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0(9~16)d、12(8~58)d。移植后中位随访20.9(3.1~73.0)个月,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3.2%(1/31),2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7.2±8.4)%、(72.7±8.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部分缓解状态[OS(HR=30.064、95%CI:2.231~405.209、P=0.010),PFS(HR=9.165、95%CI:1.926~43.606、P=0.005)]和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3×106/kg[OS(HR=12.004、95%CI:1.234~116.807、P=0.032),PFS(HR=6.115、95%CI:1.325~28.221、P=0.020)]是影响老年淋巴瘤患者OS及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auto-HSCT治疗可能改善经慎重选择的老年DLBCL患者的预后,移植前疾病状态和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是影响auto-HSCT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循环肿瘤细胞(CTC)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CLC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行肺部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为健康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90例为肺部良性疾病组。观察三组受检人员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差异,分析血清NSE、CTC和LDH水平诊断SCLC价值,并比较化疗前后SCLC患者血清NSE、CTC和LDH水平表达情况,分析其在治疗中的价值。结果三组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9.789、188.873、768.704,均P<0.001),健康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组<观察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SE、LDH、CTC水平对SCLC患者的诊断预测的AUC为0.995、0.953、0.987,具有较高准确性;以ROC曲线靠左上方约登指数的最大切点作为最佳临界值,该点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4.4%/91.1%、94.4%/88.3%/100.0%,具有较高预测价值。SCLC患者患者化疗后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12.26±3.26)μg/L比(18.36±4.64)μg/L,(3.54±1.08)个/5 mL比(7.34±1.30)个/5 mL,(24.61±9.66)U/L比(50.29±16.2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05、12.864、21.330,均P<0.001),治疗有效SCLC患者血清NSE、CTC和LD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11、7.347、10.731,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NSE、CTC和LDH水平与疗效存在显著负相关(r=-0.562、-0.562、-0.758,均P<0.05)。结论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在SCLC患者体内呈现高表达,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SCLC与观察治疗效果的标志物。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生物标记,肿瘤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肿瘤细胞,循环 L-乳酸脱氢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不同治疗及预防方案对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视神经炎(MOG-ON)患者急性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确诊MOG-ON患者37例。比较激素冲击治疗及大剂量激素(未冲击)治疗对首次发作的MOG-ON患者(初发组)视功能恢复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影响;比较小剂量激素及小剂量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预防方案,对MOG-ON复发率的影响。结果37例MOG-ON患者中,初发组25例,复发组12例。初发组,采用激素冲击治疗19例,大剂量激素(未冲击)组6例。激素冲击组治疗后1个月视野MD值[(-7±8)dB]较发病时[(-26±11)dB]有显著恢复(P<0.01),而大剂量激素(未冲击)组治疗后6个月视野MD值[(-9±9)dB]才较发病时[(-22±11)dB]有显著恢复(P<0.01)。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缺损、视诱发电位振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发病后1、3、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预防中,复发组小剂量激素联合MMF预防9例(75%),预防前年复发率为0.77(0.21~4.5)次/年,预防后仅一例复发,年复发率降低为0(0~0.41)次/年(P<0.05)。结论MOG-ON急性期激素冲击治疗有可能加快视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小剂量激素联合MMF方案有可能降低MOG-ON复发率。

  • 标签: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视神经炎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探讨影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对于微小残留病阴性(MRD<0.1%,MRD-)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因素。对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auto-HSCT的59例MRD-中危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等病例基本资料,分析临床疗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59例MRD-中危AML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32例,中位年龄55(31~69)岁。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61(317~1 861)d,2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6.1%±11.4%、73.4%±1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TET2基因突变(TET2+)、MRD转阴时间>30 d(MRD30+)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χ²值分别为6.20、33.20、7.18,P值分别为0.013、<0.001、0.007),TET2+、WT1基因突变(WT1+)、输注CD34+细胞<2×106/kg、MRD30+是影响患者EFS的危险因素(χ²值分别为17.29、4.47、3.94、9.39,P值分别为<0.001、0.035、0.047、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D30+、TET2+是影响接受auto-HSCT的MRD-中危AML患者OS及EFS的独立危险因素(OS:HR分别为9.251、25.839,P值分别为0.036、0.001;EFS:HR分别为5.851、9.199,P值分别为0.043、0.002)。MRD30+、TET2+是影响接受auto-HSCT的MRD-中危AML患者OS及EFS的独立危险因素,MRD30+、TET2+患者预后差,auto-HSCT后生存率低,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髓样,急性 微小残留病灶 TE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