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HBV复制型质粒,以期阐明其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在野生型HBV复制型质粒和HBx表达缺失的HBV复制型质粒基础上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质粒。随后在HBV肝癌细胞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进行质粒转染,提取细胞和小鼠肝组织的HBV复制中间体进行检测。结果在HBV复制型质粒的基础上成功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HBV复制型质粒。在HBV肝癌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均发现HBx增强HBV的复制。突变HBV C启动子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后,HBx对于HBV复制增强的作用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HBx增强HBV复制可能不通过肝富集转录因子和与HBV C启动子近端的结合位点而起作用,其他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富集转录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定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019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病原中A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VP1基因特征。方法使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HFMD疑似病例的标本,EV阳性标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 cells, RD)培养病毒。分离到的AEV毒株经VP1区基因测序后使用MEGA X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及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2019年共检测207份HFMD标本,其中188份检出E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CV)-A6、CV-A16、CV-A10、CV-A4阳性分别为47.34%(89/188)、41.49%(78/188)、3.72%(7/188)、2.66%(5/188),其他EV阳性为4.79%(9/188),未检出EV-A71。HFMD夏季流行高峰(5~7月)多检出B1基因亚型的CV-A16,B1a和B1b进化分支共同流行,秋冬季的次高峰(9~12月)检出D3a进化分支的CV-A6较多。CV-A10和CV-A4散在发病,均为C2基因亚型。与原型株相比,CV-A6、CV-A16、CV-A10、CV-A4 VP1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9.22%~81.78%(95.97%~97.19%)、62.70%~65.54%(90.10%~91.30%)、81.76%~82.65%(91.63%~92.03%)、81.09%~81.79%(97.27%~97.67%)。结论HFMD病原体流行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增加了HFMD防控难度。EV监测项目的拓展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有助于防控HFMD。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基因型 系统进化分析 同源性